云南迪庆百岁白叟跳起“幸福锅庄”
昆明10月17日电 题:云南迪庆百岁白叟跳起“幸福锅庄”
作者 熊佳欣
秋天的云南迪庆,天高云淡,金风送爽。在维西县塔城镇启别村,102岁高龄的德都卓玛白叟一年夜早就穿着整洁,同遥道而来的客人共跳“幸福锅庄”。
维西县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的世界天然遗产腹心肠,自古就是滇西北疆防要塞之地,是通去印度、缅甸的驿运孔道滇西北茶马通商聚集点,傈僳族、纳西族、躲族等平易近族世居于此。
20世纪20年月,德都卓玛诞生在启别村,父亲是躲族,母亲是纳西族,以种地、打猎为生,遭到层层抽剥,家里没有任何财富。她回想,“当时候,土司、田主、富农像三座年夜山同样压着咱们,吃不饱、穿不热,过着牛马不如的糊口。”
28岁时,德都卓玛与丈夫成婚,组建新家庭后糊口照旧艰辛。1950年5月,迪庆解放,党以及当局倾心成长处所经济以及文教卫生等事业,改善人平易近糊口。1957年,迪庆履行以及平改革,竣事了千年的封建领主制,推广土地改革。推翻“三座年夜山”,介入集体劳作,德都卓玛家的日子一每天好起来。1981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到维西,德都卓玛一家分到了土地,辛勤耕耘收成的食粮填满粮仓。

1988年前,德都卓玛从未脱离过维西。改革开放前,维西县仅有一条出县通道,迪庆州公路通车里程仅为479公里。截至2020年,迪庆州公路通车里程达6398千米,全州29个州里实现了乡乡通油路、通客车、通邮递,行政村畅达率100%。
德都卓玛一辈子养育了四个子女,晚年跟从小儿子以及军在启别村糊口。比年来,启别村年夜力成长墟落游览,投进建设资金1000多万元,以及军也把自家的衡宇革新成平易近宿欢迎旅客,年收进8万余元。
德都卓玛一辈子勤快坚韧,也吃绝了糊口的苦,现在衣食饶富、子女孝敬,过上了“之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履历百年变迁,糊口天翻地覆,锅庄舞始终陪伴着德都卓玛的糊口,是她一样平常糊口中不成朋分的一部门。
锅庄舞在躲语中称为“果卓”,意思是圆圈歌舞,是躲族三年夜平易近间跳舞之一,被列进第一批国度级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锅庄舞唱词多为表达情绪、倾吐糊口,跟着期间的成长也有了新的“创作”。
“幸福不忘共产党,建设不忘好当局,咱们家乡年夜变样,幸福糊口甜如蜜……”这是现在德都卓玛白叟跳锅庄时最常唱起的新词,当家里的平易近宿来客人时,她老是热心款待,讲述本地的变迁,共跳“幸福锅庄”。
近日,中日合拍的记载片《宝躲》在日本暖播,德都卓玛在片中展现了锅庄舞,她但愿能有更多人走入锅庄文化,分享幸福糊口的喜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