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超市需要48小时核酸吗(上海超市72小时核酸能进吗)

2022-10-23 00:48:26 0

上海超市需要48小时核酸吗(上海超市72小时核酸能进吗)

昨天,一个正常的周二工作日,美国连锁超市Costco在中国大陆的第一家门店登陆上海。

这本来是个大家老老实实上班的日子,没想到会有无法计数的上海民众前去抢货。这家Costco门店在开业2小时内客流量就宣告爆满。保安怕出事,赶紧出来疏导客流,他们在商场附近的路边举着牌子:“停车需要3小时、排队买单需要2小时。”

但这并没什么用,对中国人来说,恰恰是越限购越想买。中午1点左右,由于客流过大,Costco不得不在下午暂停营业,限制消费者前往。

- 上海Costco开业首日抢购盛况 -

相信在海外长期待过的中国人对Costco并不陌生,它是全球最大的连锁会员制仓储式超市。作为年销售量接近1300亿美元的全球第二大零售品牌,它的劲敌是沃尔玛。

一个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火爆的零售品牌,它凭什么一落地中国就如此火爆,里面的东西真的又好又便宜吗?

1

Costco的购物模式其实是从美国邮政局学来的。

最早是美国邮政局想给员工谋福利,便想了个办法,就是集体团购。他们从专门的厂商那里批发大宗便宜的商品,集中买回来再便宜卖给内部员工,员工们仅需缴纳5美元的终身会员费就可以享受这个优惠。

由于这个事情越传越远,没多久就被有心人学到了手。他们也仿照邮政局的方式开了个超市,尽管销售成绩一般,但超市里有个店员坚信这个商业模式大有可为,他决定自己也搞个超市。这个很有战略眼光的店员,就是Costco的创办人之一Sinegal。

1983年,Costco在美国西雅图开了第一家店。经过几十年发展,口碑口口相传,店铺也越来越多。到今天,全球已有776家门店,主要集中在北美。

在美国,Costco一年的会费是60美元,60美元对于一个四口之家来说是能省回来的,只要他们坚持在Costco购物即可。而会费收入是Costco盈利的大头,几乎占了7成。

Costco的特点简单来说就两条,低价、量大。这跟北美人喜欢周末买一大堆东西,放在家里储存起来慢慢使用的习惯直接相关。西方家庭成员多,消耗量大,房子仓储空间大,Costco完全满足了他们一次性囤货的需求。

在美国,人们最喜欢在Costco购买的就是新鲜的食物,尽管价格根据不同地区有差别,但是一些日常所需食物几乎是白菜价:5打鸡蛋5美金,2升橄榄油17美金,1磅培根13美金,4磅黄油10美金,160美金能买到12块7.5磅的牛排,平均一块才13刀......而最受欢迎的整只烤鸡只需要4.99美元!

- Costco4.99美元的烤鸡 -

不仅如此,Costco旗下品牌Kirkland Signature的产品也深受欢迎,它们时常是代购的重点对象:20刀就能买到阿拉斯加鱼油胶囊和坚果,还有各种各样的营养胶囊。

除此之外,Costco还提供换轮胎,打印照片,验光,配药的服务。而在Costco里的小食店更是售卖1.5刀的热狗,2刀的冰淇淋和4.99刀的汉堡。在经过劳累的血拼后,一家人可以在收银台外的小食店里找到更大的满足感。

与一般人印象中的超市不同,Costco不是让你一件一件挑东西,它的卖场就是一个巨型仓库。Costco的大多数产品都是通过运输车的托盘到达卖场的,托盘上的产品直接被放在地板上,小型运输车可以随时开进卖场补货。一些商品被摆在巨大的货架上,作为消费者,你必须自己动手往购物车里搬。

它有些地方跟宜家一样,非常强调自助购物。但跟宜家也有所不同,在Costco你很难买到单个小件物品,多数商品都是成批或套组式的贩卖。例如你在这里很容易能买到3L的橙汁,却很难单独买到一瓶100ml饮料。

- Costco卖场 -

一般的Costco只有大约4000种商品,而像沃尔玛这样的综合性超市则有14万种商品。

对于每种商品,Costco只会保留两三个品牌或品种。最终导致该品牌会在Costco上大量销售,这使得Costco能够和品牌商进一步协调降低价格和营销成本,从而给消费者低于其他超市的价格。例如可口可乐就曾经因为拒绝降低批发价格而被Costco“封杀”。

2

在西方国家,Costco主要针对中产阶级,它倾向于销售给大家庭和企业。越是大宗购买东西越适合去Costco。

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曾经说过:“Costco只是没有来到中国现在的零售业全部会死光。”话虽耸人听闻,但也侧面印证了Costco在零售业从业者心目中的地位。

小米创始人雷军也曾在公开场合表示,Costco是对其启发最大的商业模式之一。

几年前,雷军跟一群高管去美国出差,高管们一下飞机就跑去了Costco,晚上雷军问猎豹CEO傅盛买了什么,他说买了两大箱东西。其中,新秀丽的超大号箱子再加一个大号箱子,在国内大概卖9000多元,你猜在Costco卖多少钱?900元人民币。

在上海刚开业的Costco也延续了低价,比如12支可爱多冰激凌卖37.9 元,平均1支只要 3.15 元。相比较来说,在其他超市一般5元才能买到,在天猫超市上24支一箱折合单价都要4.1元。

这也难怪上海人跟疯了一样去Costco疯狂抢购。而且中国的会费是299元,比美国便宜大约三分之一,闵行店开业前,Costco更是以199元的优惠价格吸引新会员。截至目前已经有13万人注册了会员。

一位貌似Costco的工作人员在朋友圈说,开门一小时已经路都挤得走不动了,1500个推车一小时流转不够,一开门所有10万的爱马仕包包被抢购一空,茅台20分钟内全部抢完。收银的队伍从收银台排到卖场最里面。

还有个大叔一边买东西一边开着视频跟美国的女儿说上海也有Costco了,和你在美国的一样。

3

虽然上海门店第一天的场面十分壮观,但Costco在中国的前景就一定会好吗?

不见得。

中美消费者的差异是第一道坎。中美国情不同,有一个巨大差异就是,美国人均土地面积很大,除了低收入人群以外,大多数中产家庭住在面积较大的别墅里。这种房子所拥有的仓储空间是中国一线城市里的三口之家远不能及的。而Costco主打的就是大批量采购,中国家庭一个冰箱能装下的东西,可能还不够这一趟路费。

说到路费,这就牵扯到Costco的选址了。它大多远离城市,必须要开车前往才行。像上海这家门店就位于闵行区,它属于近郊,距离市中心黄浦区就算不堵车也要40分钟车程,地铁更是要一个半小时才能到。而习惯了堵车的人们,会愿意隔三岔五去郊区购物么?

- 国外Costco超市爆满的停车场 -

这还不是最要命的。Costco的老家美国,甚至是它的分店所在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由于人工成本贵,地方还大,电商的发展水平跟中国大陆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人们偏爱线下购物,所以周末开车到郊区购物才能成为常态。

相比较来说,国内发达的电商平台养成了用户高频、少量的消费习惯。Costco和拼多多、聚划算、天猫超市这样的大型电商平台竞争,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Costco还有一个劲敌——沃尔玛旗下的山姆会员店。

中国第一家山姆会员店于1996年在深圳开业。目前,山姆已在中国开设了23家店,主要坐落在北京、上海、深圳、福州等一、二线城市,有超过200万名会员。

- 与Costco格局相似的山姆会员店 -

距Costco闵行店直线距离大约10公里之外,就是山姆会员店上海青浦店。这家店今年6月28日刚刚开业,是山姆在上海的第二家门店。

也就是说,刚进入中国大陆市场,Costco就遇到了老对手山姆的正面阻击。

尽管Costco亚洲区高级副总裁张瑞德很乐观,但他担心受当下国际局势影响,因为Costco中约50%的产品来自海外。“为了保持低价格,我们已经用澳大利亚进口商取代了一些美国新鲜农产品进口商。

4

不过,从上海Costco开店第一天的火爆场面,能发现中国人对消费这件事的热情还是十分高的。

如今,Costco似乎已经带火了“代购+分销”业务。国内大V“顾扯淡”在昨天晚上7点发微博说:“Costco现在好像是进去买到东西卖给门口黄牛十分钟就赚几百块。”这也难怪,外面卖2500块的白酒,里面1500块就能买到,这种价格差谁都会心动。

经济学者、《货币战争》的作者宋鸿兵也在微博上说,Costco在上海的超级火爆再次验证了商业最核心的逻辑:不是低买高卖,而是低买低卖,靠商业效率赢得市场份额,同时仍能盈利。

一位旅居上海的苏北人说出了另一层原因,其实,Costco今天这么疯狂,最主要的原因是物价涨得太快了,中产没办法维持体面的生活了

“那天去星巴克旗舰店,一个羊角包要25块,Costco一盒12个只要20块…”

作者 @嘎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字:  上海超市需要48小时核酸吗  上海超市72小时核酸能进吗  上海超市加盟店10大品牌  上海超市排行榜前十名  上海超市核酸检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