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明珠”白洋淀待百鸟“归家”
中新社雄安5月26日电 题:“华北明珠”白洋淀待百鸟“归家”
中新社记者 崔涛
时下的白洋淀,水波潋滟,芦苇青青,一派鸟飞鱼跃的水乡景象。
被誉为“华北明珠”的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也是中国候鸟迁徙通道上重要的停歇地、繁殖地和越冬地。雄安新区设立以来,白洋淀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系统性生态治理,生态环境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野生鸟类选择在此“安家落户”。
资料图:初秋的孝义河河口湿地水草丰茂、天蓝水碧,苍鹭、戴胜、白鹡鸰等多种鸟类在此捕食、嬉戏,这里俨然化身为一座“鸟类天堂”。 中新社记者 韩冰 摄最新观测数据显示,白洋淀野生鸟类恢复到237种,比雄安新区成立前增加了31种;鱼类恢复至44种,中华鳑鲏鱼等土著鱼类重现。
谈起近年来白洋淀野生鸟类种类显著增加,在此间观测鸟类长达18年的雄安新区安新县自然资源局湿地管理中心工作人员齐明感慨万千。
“白洋淀每一个新增鸟种的记录,都能反映出白洋淀生态环境的好转。”齐明表示,野生鸟类被称为地方生态系统的“晴雨表”“环评师”。
据齐明介绍,有多种鸟类的栖息数据较雄安新区设立前有了明显变化。
“去年,我们观测到2000只以上的罗纹鸭群在白洋淀顺利越冬,这也是新区设立后,这一鸟种越冬数量首次超千只,并有希望在白洋淀开始繁殖活动。”齐明说。
为给白洋淀野生鸟类营造更好的栖息、繁衍环境,雄安新区在加强水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同时,积极推进生态修复工程,开展唐河入淀口湿地生态保护项目,藻苲淀退耕还淀生态湿地恢复工程(一期)累计恢复湿地面积1654公顷。
此外,随着保护野生鸟类宣传的不断深入,雄安当地民众爱鸟护鸟意识显著提高。
“我最近就在孝义河河口湿地发现了不少鸟蛋,这些弃蛋经过照顾,现在已经有几只小反嘴鹬、黑翅长腿鹬顺利出生了。”自称“鸟叔”的安新县爱鸟志愿者韩战桥说。
除了加大宣传力度、普及法律法规,当地持续加强野生鸟类巡查救护工作,打击相关违法犯罪行为。在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部署下,雄安新区多部门联合开展巡查督导,2021年仅林草部门就共出动执法人员1700余人次,救护野生动物170余只。
据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局介绍,目前新区已编制雄安新区鸟类栖息地修复方案,针对白洋淀全域进行鸟类栖息地的总体修复安排。同时编制泛鱼淀南侧鸟岛工程规划,研究堆筑滩涂鸟岛的可行性及实施路径;编制白洋淀中部鸟类栖息地概念规划,对白洋淀中部区域进行了详细规划。
“目前我们正计划对白洋淀开展全面本底调查,摸清生态环境水平、生物多样性水平、鸟类种类、数量及栖息地分布,明确白洋淀湿地建设保护工作目标,并对下一步工作总体布局进行科学谋划规划,以加强湿地保护修复,继续推进白洋淀保护修复及动态监测。”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