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
组建历程
TPP与RCEP的对比RCEP是英文RegionalCom-prehensiveEconomicPartnership的缩写。它是东盟国家近年来首次提出,并以东盟为主导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是成员国间相互开放市场、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RCEP的主要成员国计划包括与东盟已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即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东盟10国与这6个国家分别签署了5份自由协定,其中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共同与东盟签署的一份自贸协定。组建RCEP目前计划是这16个国家,东亚峰会另外两个成员国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在老挝万象举行。东盟10国、中国、澳大利亚、印度、日本、韩国、新西兰等16方经贸部长出席会议。商务部高虎城部长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会议。[1]
2016年8月10-19日,RCEP第14轮谈判在越南胡志明市举行。
2016年10月16-22日,RCEP第15轮谈判在中国天津举行[3]。
2017年11月14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领导人会议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强调RCEP有助于经济一体化和实现包容性增长,敦促各国代表加紧磋商以早日达成协议。这是RCEP磋商开始5年多来首次领导人会议,不仅为进入攻坚阶段的磋商注入动能、指明方向,更向世界发出强烈信号:本区域国家将进一步加强合作,逆全球化难阻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
2018年11月14日,李克强总理在新加坡出席第二次RCEP领导人会议,李克强总理表示,RCEP是基于WTO规则基础上更高水平自贸协定的区域合作协议,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的背景下,这一协定的达成,有利于区域各国向世界发出积极信号。
2019年11月4日,在泰国曼谷举行的RCEP第三次领导人会议上,印度总理莫迪宣布印度不会加入该协议。他认为这个协议未能照顾到印度包括农民、商人、工人、消费者以及各行业的利益。[7]
折叠编辑本段组建形势
李克强总理在区域RCEP会议上RCEP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而提出的。由于推动全球自由贸易的WTO谈判受阻,面对经济全球化中的一些负面影响,要想在当前世界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并有新发展,就必须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此,部分国家之间实施"零"关税,相互开放市场,密切合作关系,来寻求合作发展。这一现象表现在东亚地区:
1、经济一体化发展方兴未艾。东盟十国倾力在2015年建成东盟经济共同体。东盟与中、日、韩分别建立了自由贸易区,另外与澳、新、印度也先后建立了自贸区。中国-新加坡、日本-菲律宾等一些两国之间纷纷签署了自贸协定。中国大陆与港、澳、台也分别签署了有关自贸安排。中国与韩国就建自贸区已于今年开始了谈判,中日韩三国组成的自贸区谈判工作计划于今年年内启动。与此同时,美国主导筹建的TPP中包括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越南这四个东盟国家。TPP是一个有8亿人口和占全球经济约40%的市场,目前参与谈判的国家有9个。APEC提出的建亚太自由贸易区缺乏具体行动。TPP、亚太经合自贸区没有涵盖所有的东盟国家。
2、东盟与中日韩的贸易投资合作增长。由于欧债危机产生的负作用和发达国家经济的普遍不景气,过去两年来东盟国家的进出口大多受到影响。尽管面临各种挑战,但东盟与中日韩三国的贸易额仍呈迅速增长态势,2011年达到67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2%,东盟国家与上述三国的出口和进口额则分别增长了34.9%与18%。2011年,东盟国家与中日韩三国的总贸易额占其整体贸易额的28.4%。2011年中日韩三国对东盟地区的直接投资仍持续上升,投资总额为412亿美元,比2010年的318亿美元上升了29.5%,占2011年外部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近一半自贸区,日本主张建东盟-中日韩澳新印(即“10+6”)自贸区,这样东盟挺为难,而RCEP是来了个折中。
RCEP是与东盟已分别签自贸协定的这6个国家根据自愿原则加入,不加入则不勉强,也就是说RCEP有可能没有16个国家,东盟十国是包括在RCEP中的,中、日、韩、澳、新均明确表示加入RCEP,印度则面露难色,主要是担心开放市场后给印度产业带来的压力大。2012年7月份,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访问印度时鼓励其加入RCEP。紧接着在2013年8月底召开的东盟与6国经济部长会议上,印度部长也与其他部长们一起达成了《RCEP谈判指导原则和目标》。RCEP具体拥有多少成员国还要看进入谈判阶段的具体谈判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