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2023-05-24 17:31:42 0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药物配方组合】生黄芪、太子参、茯苓、川芎各30g、地黄20g、天门冬、麦冬、五味子、炒白术、白芍、丹参、牡丹皮各10g、炒莪术、白海藻各15g;阳虚者加乌头和淫羊藿。[治疗方法]每日1剂,用水煎煮,服用2次。两个月是一个疗程。【功效】活血化瘀,利尿消肿。临床治疗32例,显效9例,好转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5%。口渴消瘦10年以上,双下肢水肿3年。伴有夜尿症增多,气短,说话懒散,乏力,口干,舌红,毛少,瘀点少,脉重细涩。空腹血糖10.1mmol/L,餐后血糖13.2mmol/L,糖化血红蛋白8.5%,胆固醇7.11mmol/L,甘油三酯3.89mmol/L,24小时尿蛋白量1.89g,内源性肌肝清除率45.6ml(最小1.73m2)。在用胰岛素控制饮食和血糖的基础上,结合参芪地黄汤,益气养阴,辅以活血化瘀。黄芪、茯苓、川芎、太子参各30g,熟地黄20g,芦笋、麦冬、五味子、白术、白芍、丹参、牡丹皮10g,猪苓、椰壳、泽泻等服药8周后,疲劳和口干改善,水肿消退,空腹血糖7.1mmol/L,餐后血糖9.2mmol,糖化血红蛋白6.8%,胆固醇6.111mmol治疗前后甘油三酯2.19mmol/L,24小时尿蛋白定量0.69g,内源性肌肝清除率55.1ml/(min1.73m2)。[经验]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病机以气阴两虚、脾虚、肝郁、肾虚为主。时间长了,容易出现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血入络,血瘀。参芪地黄汤中,太子参、黄芪、茯苓、白术健脾益气,其中黄芪重复使用30g。赤水宣柱指出:「黄芪益气提神,解渴排尿脂肪多的人,体液少,宜多吃黄芪,黄芪是重要的益气药。」干地黄、芦笋、麦冬、五味子、丹参、丹皮、川芎、炒莪术、淡海藻等。药理研究证实,地黄、山药、黄芪、茯苓、丹皮都有降血糖作用,川芎、丹参通过抗凝和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增加肾血流量,从而改善和保护肾功能;煎莪术姜黄和淡海藻具有抗纤维化作用,防止肾小球硬化。这些药物的联合用药不仅能扩张肾血管,提高肾小球通透性,减少大分子物质的过滤,还能调节机体免疫力,改善血液流变学和肾微循环,修复微血管损伤,从而有效预防和减少蛋白尿。【处方来源】于书娟等。参芪地黄汤治疗糖尿病肾病32例临床观察。浙江中医药杂志,2007,42(4):214

关键字:  参芪地黄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