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温灸的作用功效、组成成分与现代应用

2023-05-31 16:49:17 0

大温灸的作用功效、组成成分与现代应用

【历史来源】湖南省中医研究所研制方。

【药物组成】

姜肉桂辣椒等

【功能】温通经脉,散寒镇痛,保健强身。

【作用功效】用于脘腹冷痛,虚寒泄泻,腰背、四肢关节冷痛,慢性虚寒型胃肠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剂型规格】橡胶硬膏剂,每帖4厘米x4厘米。

【用法用量】循经贴穴和局部贴穴(阿是穴),根据病情及体质情况,每次贴2~6穴,每24小时换贴一次,10次为一疗程。病情轻浅者贴敷4~6小时,症状减退时即可揭去,病者在医生指导下也可自行按穴贴敷。慢性病宜分组轮流贴敷,根据病情及体质可撕成小块贴敷。

【注意事项】凡发热兼口渴、烦躁、口苦、苔黄、脉数的疾患及各种出血症均不宜使用;对橡皮膏过敏或皮肤有破口者及孕妇、儿童忌用。同一穴位连续贴敷引起皮肤发痒者,可涂以肤轻松软膏,停贴数天即止。

【现代应用】詹氏报告以代温灸膏贴穴治疗94例,包括颈椎骨质增生、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腰肌劳损、陈旧性扭挫伤等所致颈肩腰腿关节冷痛,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下垂等所致虚寒性胃痛或腹泻,风寒感冒伴头痛、咳嗽,素体虚寒易罹感冒而用以抗复发者。结果近愈及显效者共68例,有效者23例,总有效率为96.8%,仅3例无效。梅氏等报告用代温灸膏贴敷穴位治疗过敏性鼻炎77例,方法是在夏季人伏后开始,在初伏、中伏、末伏之第1天各贴本品4~8小时,穴位取双侧百劳、肺俞、膏肓共6穴,结果发病次数明显减少,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者18例,好转45例,无效14例。虚寒型患者疗效较好,效果较差或无效者多属热郁型患者。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等16个医疗单位用代温灸膏治疗虚寒型痹证,现代医学谓之慢性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共484例,随机分为贴膏组与艾条温和灸对照组,贴膏组每天换贴一次,对照组每天施灸一次。10~15次为一疗程,一般连续治疗1~3个疗程,484例经平均40.97天的贴膏治疗,再经平均相隔65.75天的追踪随访,疗程结束与随访两次疗效评定总有效率分别为94.63%及94.01%,其中近愈加显效率由疗程结束时的57.92%到随访时上升为61.16%,说明近期疗效尚称稳定。53例血沉高于正常值,44例抗“o”高于正常值治后均明显下降。另对103例随机分组对照观察,贴膏组52例,温灸法对照组51例,治疗结果2组随访时总有效率分别为94.23%与88.23%,2组疗效无显著差异,表明代温灸膏可以代替温灸法。

毕氏用本品贴穴治疗寒湿痹症44例。有效率为97.7%;试治小儿夜尿2例,癫痫1例,均贴神阙穴获卓效。

【基础研究】代温灸膏贴敷后其辛温发散能力作用于穴位并温通经脉、调整脏腑阴阳平衡而达到治疗效果:贴代温灸膏后的“热效应”及近期疗效观察表明,在病人体质好、敏感强、病情轻、局部虚冷不甚、躯干部穴位贴治次数加多及气温高的情况下,“热效应”开始较快,反之则较慢。“热效应”开始时间平均为20.5分钟;热感并始后皮温逐渐升高,2小时左右达高峰期并可维持·2~3个小时;“热效应”维持时间与病情、体质、敏感程度有关,每次可维持5~36小时,平均17小时;全身性虚寒或某一局部奇冷患者贴1~2次后其热感维持时间不足6小时者,连续贴治后均能逐渐延长至12小时以上。以半导体点温计测试贴膏前后皮温变化,证明贴膏后“热效应”至少持续12小时,以上结果与健康人贴代温灸膏组、普通胶布空白对照组、贴伤湿止痛膏组、艾条温和灸组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

另外还观察到,贴代温灸膏后,当“热效应”进入高峰期时,表皮均呈现类似艾条温和灸时的皮色潮红现象;极少数病人于阀火位连续多次贴代温灸膏店现局部皮色暗红,停贴1~3天后恢复正常,未见有起泡或化脓反应者。

实验研究:用半导体皮温测定仪,测试30例不同疾病不同穴位贴膏12小时前后自身对比皮温变化,测试结果12小时皮温平均升高1.92℃;继续对24名健康人随机分次分组对照,用同一穴位、同一时间室温、同一测温仪、同一专人测试7组不同方法在24小时的皮肤温差。测试结果:空白对照组、普通胶布组皮温无变化,温灸组与隔姜灸组热效应快而高,但维持时间暂短。软硬新老代温灸膏2组之间的皮温变化明显差异,均大大优于其他对照组,贴膏6小时局部皮温升高平均2.26℃,且能维持·24小时之久。

关键字:  代温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