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菜的营养价值及作用功效禁忌_食用刺菜的好处和养生食用方法

2023-05-24 22:35:30 0

刺菜的营养价值及作用功效禁忌_食用刺菜的好处和养生食用方法

刺儿菜又称小蓟、青青草、蓟蓟草、刺狗牙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它适应性很强,任何气候条件下均能生长,主要生长于荒地、田间或路旁,为极常见的农田杂草之一,广布我国各地。

性味归经

味甘、微苦,性凉,无毒。入肝、脾经。

食用方法,

可炒食或做馅、煮菜粥、凉拌食。

营养价值

每100克刺儿菜嫩茎叶中,含水分85克,蛋白质4.5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4克,粗纤维1.8克,灰分2.2克,钙254毫克,磷40毫克,铁19.8毫克,胡萝卜素6毫克,硫胺素0.04毫克,核黄素0.33毫克,尼克酸2.2毫克,抗坏血酸44毫克。带花全草还含芸香甙、绿原酸、氯化钾、β-谷甾醇等。

保健作用与功效

1升压强心:刺儿菜水煎液、醇提取物对心脏有兴奋作用;可明显升压,这种作用是通过其收缩血管作用实现的。

2利血抑菌:刺儿菜能促进凝血酶的生成,诱发血小板的凝集,缩短凝血时间;可抑制多种细菌,并有轻微的利尿和镇静作用;煎剂可抑制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白喉杆菌、人型结核杆菌。

3清热润肝:刺儿菜能清热、消炎、止血、恢复肝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故凡肝炎、热淋、尿血及其他肝病、尿道疾病患者均可当菜常食。

食用功能,

凉血止血,清热祛痰,利尿解毒,消肿。主治咳血,吐血,衄血,尿血,血淋,便血,崩漏,急性传染性肝炎,创伤出血,高血压,疔疮,痈疽疮毒,湿疹,毒蛇咬伤。

健康养生

丹毒:刺儿菜、丝瓜叶、生地黄各30克,加水共煎服,2次/日。

牙龈肿痛:鲜刺儿菜根30克捣烂,咬在牙痛处,20分钟后止痛。

风疹:刺儿菜、车前子(布包)、灰堇子各12克,水煎服。

出血症:①心热吐血口干,鼻出血,咯血,生藕汁、生牛膝汁、生地黄汁、刺儿菜根汁各50毫升,白蜜1匙,相和搅匀,不拘时细呷。②心热吐血口干,鼻出血,咯血,刺儿菜、生地黄、藕节各15克,水煎服。③舌上出血,或大衄,九窍出血,刺儿菜1把,研绞取汁,以酒半盏调服。若无生汁,可捣干者为末,冷水调下10克。④血热性咯血、吐血、便血等,干大蓟、干刺儿菜各10克,共置杯中,以沸水冲泡,温浸片刻,代茶频饮,3次/日。

甲状腺肿大:刺儿菜、桐油、红糖各适量,捣烂调匀,敷喉部肿处。

产后子宫收缩不全及血崩:取刺儿菜浸膏(1:10),1~3毫升/次,日服3次。

产后血晕:刺儿菜15克,小茴香3克,鸡蛋1个,水煎,喝汤吃鸡蛋,1次/日。

产后尿血:刺儿菜、侧柏叶各20克,干姜3克,水煎服,2次/日。

妇人阴痒不止:①刺儿菜20克,地丁30克,水煎服,2次/日。②刺儿菜不拘量,水煎作汤,热洗,3次/日。

胎坠出血:刺儿菜根叶(锉碎)、益母草(去根茎,切碎)各250克。以水3大碗,煮2味烂熟,去滓,至1大碗,将药于铜器中煎至1盏,分作2次服,日内服尽。

尿血:鲜刺儿菜嫩头适量,炒熟当菜吃;或刺儿菜、白茅根、活血丹各15克,水煎服。

尿结石:刺儿菜、矮脚茶、车前草、水灯心、野菊花根各30克,水煎服,1剂/日。肝炎:刺儿菜、白茅根各30克,水煎30分钟,冲红糖15克服,1~2次/日。

蛇虫咬伤:刺儿菜根9~15克,徐长卿3~9克,水煎服;外用鲜根适量捣烂,敷患处。疮疡:采新鲜刺儿菜后,经0.1%高锰酸钾液及0.5%食盐水冲洗数次后,压榨取汁,静置1小时,倾去上层清液,取深绿色沉淀液体20毫升和白凡士林80克调成药膏,涂擦患处。

沙眼:刺儿菜、鱼腥草各30克,水煎洗眼,2~3次/日。

哮喘时发,发时声如曳锯,头上汗出,口干作渴(热喘):鲜刺儿菜、猪瘦肉各120克,共煮,肉烂去滓,吃肉喝汤,1次/(3~5)日,连用3~5次。

高血压:①刺儿菜、夏枯草各15克,煎水代茶饮。②刺儿菜适量,鹅蛋1个,煮熟后汤、蛋同服,1次/日。

崩中下血:①刺儿菜45克,何首乌90克,加少许红糖,水煎服。②刺儿菜茎叶(洗,切)研汁1盏,入生地黄汁1盏,白术25克,煎减半,温服。

食用宜忌

◎脾胃虚寒而无淤滞者忌服。

关键字:  刺儿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