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翠微什么时候去的海亮(叶翠微湘湖未来学校)

2022-10-25 21:10:31 0

叶翠微什么时候去的海亮(叶翠微湘湖未来学校)

他是全国闻名的明星校长,却自称“教育玩家”;他在公办名校成就了事业的辉煌,却选择了民办教育作为新征程的起点;让教育回归本真是他多年践行的原则,而他关于未来教育的深刻洞察又令人醍醐灌顶。本期,校董汇采访了海亮教育集团总校长、海亮教育管理集团董事长叶翠微,倾听他的传奇教育人生和对未来教育图景的描绘。

行者:无限风光在险峰

2017年8月初,一条消息引爆了浙江乃至全国的教育圈:执掌杭城公办名校杭二中长达十七年之久的明星校长叶翠微不再担任该校校长,他的去向也引发了各方的诸多猜测。

那一年,叶翠微58岁,在许多人眼里,对于功成名就的他,这已经是一个无须折腾、可以安安稳稳退休的年纪。然而叶翠微本人却不这样认为。自称为“老顽童”的他,仍然葆有一份挑战自我。探索未知领域的激情。两个月后,谜底揭晓,叶翠微出任海亮教育集团总裁和海亮教育集团总校长,在临近耳顺之年,成为了民办教育界的一位“新人”。

2017年11月,叶翠微校长出任海亮教育集团新“掌门”。

这一选择看似令人意外,其实是有迹可循的。回首此前三十余年的从教经历,叶翠微先后与湖北沙市、广西北海和浙江杭州三座城市结缘,从荆楚文化的刚毅、海洋文化的包容到江南文化的灵秀,多种经历的滋养让叶翠微具备了多元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达到了事业的高峰。但囿于体制的束缚,仍有不少潜藏在心中的教育理想并未充分实现。“我在公办教育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练就了一身武功,但也有很多的遗憾。”叶翠微如是说。

相形之下,此前与民办教育的接触则给叶翠微带来了不少惊喜,比如,在公办学校中刻苦肯干堪比劳模的老师为数不多,而在民办学校中,这样的教师却几乎比比皆是。在叶翠微看来,这恰如中国教育的两幅画卷:公办教育有它的稳重和平衡,民办教育则更具活力和挑战。“既然只缘身在此山中,那就跳出山外来看教育的另一道风景线。只有不断地挑战自我,才能够不断地有新的生命高度和职业享受。”基于这样的判断,信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叶翠微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重新启航,其实“这就像围城,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

选择转战民办教育领域,叶翠微还有着更大的雄心:“现在谈起公办民办,似乎总是把它们作为对立的两方,但这种观点是很不成熟的。”叶翠微认为,应该还有一个“第三方力量”,能够既站在公办角度、也站在民办角度,同时又能保持自我,来看教育、办教育。正是带着这样的自我期许,叶翠微开启了一段融合公办教育经验、民办学校活力,并保持自我的独立性的教育新旅程,迎接一种新样态的教育。

赋能:少年派,致未来

“未来已来,只是分布不均”,美国作家威廉·吉布斯多年前的名言在时下引发了越来越多人的共鸣。面对日益变化莫测的未来,关于未来教育的讨论层出不穷,而相比于各路教育名家的畅想,叶翠微对于未来教育的理念显得有几分朴素,却又异常深刻。

在叶翠微的眼中,未来教育基本的逻辑就是要让孩子有未来,让孩子能够成为一个大写的人。这个大写的人,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人,是一个幸福的人,是一个有未来的人。未来基础教育更重要的是赋能,而非变现。”

为了真正主动地迎接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挑战性的时代,叶翠微表示,要对教育进行重新定义,“不仅仅是培养一个人的知识传承,也不仅仅是培养一个人能够在考试中获得较高的分数,而是应该让他具有良好的身体、性格和心态,具有更高的思维品质、进取品质、团队意识和国际意识,否则,未来很可能将被机器人或人工智能取代。”

为学生赋能的关键,是从育分向育人的转变。“如果一所学校不能把育人放在第一位,那么口号再多,包装再多,都经不起时间的洗礼,也经不起市场和老百姓的审视。”

在育人方面,自称为“教育玩家”的叶翠微有自己极为独到的“心法”。

曾经深刻影响过几代国人的德国哲学家、美学家席勒有一个经典的判断:“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这一理念对叶翠微影响至深,而游戏也成为他教育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杭二中时代,被学生亲切地称为“叶大”的叶翠微校长就带领着众多学子,一路玩进了世界名校。每年高考送考,他都会穿着红T恤,为学生加油助威;他的办公室里,经常有学生敲门进去,和他探讨问题。正如叶翠微所言,“玩”是一种更自主更有价值的学习,也是对教育本身的回归。不少学习成绩平平,但却能在“玩”中展现出卓越潜质的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经过符合个性的培养,成功迈入牛津、耶鲁、哈佛等世界名校。

转战海亮之后,民办教育更加灵活的机制和海亮集团的大力支持,也让叶翠微将“玩”的教育实践推向了极致。

在运动方面,海亮学子可以与NBA球员零距离接触,橄榄球、射击、高尔夫、击剑等各项运动都达到了专业水准。2019年,海亮实验中学橄榄球队甚至击败了多支以体校生为主的队伍,代表浙江获得第二届青运会橄榄球亚军,令人叹为观止。在艺术方面,中央芭蕾舞团、耶鲁大学合唱团、华人男高音歌唱家莫华伦纷纷走进海亮,与学子互动,极大提升了学生对于艺术的热忱。在阅读方面,海亮结合学生的阅读实际,经过充分论证,量身定制出了《海亮教育学生必读书目》……

2019年7月,海亮实验中学橄榄球队在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上勇夺亚军,站上了四年一届的全国大型综合性赛事的领奖台。

正如叶翠微此前在接受采访中所言:“让每一个海亮学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爱运动、会运动、有特长,成为一个博学儒雅、健康自信、精神明亮的人,这是海亮的老师们最大的期许。”

在鼓励学生“玩到极致”的同时,叶翠微也为喜欢读书、乐于钻研难题的学生,提供最好的条件。在海亮,有一个24小时全方位服务的实验中心,吃在这儿、玩在这儿、创意在这儿,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自己的创意和课题的研究中。

上述举措看似大相径庭,投射出的共同之处却是叶翠微对于学生张扬个性和自由选择的尊重与信任,而学生们也以傲人的成绩对这种信任给予了充分的回报,无论在中高考、学科竞赛、科创竞赛还是艺体比赛中,都屡获殊荣。

2021年,由海亮教育和萧山区人民政府合作办学,叶翠微担任校长的湘湖公学即将开学。经历了民办教育领域数年的沉淀后,叶翠微提出了更明确的教育主张,即“回归教育,从人出发”。在校园中,无时无处不关注做人,事事都在围绕做人;充分彰显课程的育人价值,“校园无处不课程,课程无时不育人”。

基于这样的理念,叶翠微进一步提炼出了“少年派,致未来”的主张。什么是少年派?叶翠微解释说:所谓少年派就是强调儿童本位、成长本位,“它是本真的、超然的,极具旨趣的。”

“湘湖这块热土,有山、有水、有景,有历史、有人文、有典故,这里也是陶行知先生创办湘湖师范的地方。我们的追求是:取山水之灵气,求本真之教育,过美雅之生活。要以朝拜之心来行当代人之责任,求未来教育之成果。”叶翠微动情地说。

破界:世界即课堂,学校无围墙

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首先要让学生从接触世界开始。在海亮,叶翠微校长进行了多种尝试和探索,力图使之具备放眼全球的眼光和理解多元文化的视野。打破束缚学生发展的种种桎梏,让学生发展的无限可能成为可能。“世界即课堂,学校无围墙”,即是其着力倡导的理念。

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海亮致力于把全球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请进来”,海亮目前一百多位外籍教师来自数十个国家,具有很大的文化差异性,“不同国家的教师恰如不同的窗口,为学生打开了解世界的通道。”与此同时,海亮还通过大量的访学活动让学生“走出去”,仅在2018年一年,海亮就组织了32个访学团,共计有1750多名学生走出了国门,游历了二十多个国家,交流频度之高,即使在国际化见长的学校中,也是颇为罕见的。

“世界即课堂”的实践并不止于交流和游历,海亮还会把当今世界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作为学生讨论的鲜活素材。其间不乏存在较大争议的事件,例如,本次疫情当中爆发的一些国际间的争论,也会成为学生讨论的焦点。讨论的形式多种多样,既有小班组的主题活动,也有激烈的辩论赛形式。在这些活动当中,学校鼓励学生各自发表见仁见智的观点,而不会设定标准答案。这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社会意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成就“世界眼光”的重要历练。

面对日益多元化的世界,鼓励学生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也是海亮一直致力推动的实践。在海亮外国语学校,目前实行的“一人一课表制度”,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学习特点量身定制的。通过详细的生涯规划,帮助每一个孩子找到自己。而“全学科等级评价”,则是让孩子更好地知道自己应该往哪个方向去,而不是过度执着于对分数的追求。这样的探索不仅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更多的快乐,也获得了家长的认同和支持。

与一人一课表并行的,是“成长学院”制度,让孩子基于自己对生命的认知,在老师的引领下,走进自己的学习发展中去。海亮在小学阶段设置了生命、海洋、天空和未来学院,初中阶段给孩子设置了基于孩子兴趣的课程,高中阶段主要是基于孩子的成长,设置了北美学院、英国学院、澳大利亚学院。

为了帮助学生实现教育的量身定制,海亮充分地利用大数据云平台和互联网技术,把学生在成长过程当中的点滴尽量数据化,使得学校与老师能够精准地判断学生成长的路径,以及可能达成的未来选择,也为老师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提供数据支撑。例如,在衡量学生读书情况时,就可以通过学校大脑,综合学生去图书馆的次数、阅读时长、阅读类型,形成关于学生阅读的画像,并借此更好地判断学生成长的基本面。

既有高度开放的教育体系,让学生尽情挥洒自由;又有科学精准的技术工具,帮助学生发现理想,“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一古而有之的教育理想,在面向未来教育的适宜土壤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致远:吹尽黄沙始到金

改革开放以来,众多有识之士投身民办教育事业,他们大多不乏理想主义情怀,但遭遇办学路上的种种困境后,很多人的情怀已经消磨殆尽,他们举办的民办学校也逐渐丧失了区别于公办学校的独特气质,陷入到同质化竞争当中。

由此,叶翠微在去年的一次演讲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民办教育要有自己的‘精神长相’,做到可亲、可爱和可敬。”可亲,就是要让学生和家长能够接受,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以学生为本的;可敬,就是说话要算数,不能像现在很多学校一样,说的都不做,做的都不说;可爱,也就是民办教育要更好地走进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走进家长的最近辨识区,能够通过机制的灵活来创造教育真正的活力和魅力,使教育够绽放出更大的光芒。

叶翠微校长在中国民办教育西湖论坛上分享海亮教育集团办学实践。

近年来,多项关于民办教育的法律法规陆续出台,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来势汹汹,种种变化给民办教育带来了一次次震荡和冲击。但在叶翠微看来,震荡的同时也意味着机遇,黄沙吹尽始到金,这段时间也正是一个民办学校进行自我反思,重新定位和确立方向的契机。

叶翠微认为:越有品质的教育越有市场,越追求高远的教育越有韵味,这样的教育,在中国的教育版图上,永远有自己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他也呼吁,民办教育要依法办事,政府也要依法治理。在相关的支持和规范性文件越来越明晰的情况下,无论办什么事,都要做到清楚、明确,为民办教育的发展创造更为清明的空间。

采访临近结束时,叶翠微建言民办教育人,要充分彰显民办教育的理性风采,发挥民办教育的机制优势。“高位办学、品质办学、内涵办学和精品办学,我一直在这些问题上动脑筋。”

在2020年海亮的“开学第一课”演讲中,叶翠微引用了莱昂纳德·科恩歌曲中的一段歌词作为主题:“万物皆有裂缝,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正如歌词中所描述的,一直在教育创新之路上跋涉的行者叶翠微,从本真的教育出发,以一颗如孩童般的赤子之心,为万千学子的未来发展探索无限的可能,也让同行的民办教育人透过云层和迷雾,遇见未来教育的绚烂光彩。

2020年8月8-9日,叶翠微将应邀参加本次中国民办教育西湖论坛并作主题分享,欢迎报名参加本次西湖论坛,你将有机会跟他面对面的交流,倾听他独到的教育“心法”。更多论坛详情,尽情关注我们的消息。

EN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字:  叶翠微什么时候去的海亮  叶翠微湘湖未来学校  叶翠微校长配偶  叶翠微校长排名  叶翠微校长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