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浦镇界浜村党总支书记姚辉(周浦镇界浜村村委会电话)

2022-11-19 17:51:24 0

周浦镇界浜村党总支书记姚辉(周浦镇界浜村村委会电话)

什么是“全国生态文化村”?

全国生态文化村的考核要求包括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产业、人与自然和谐、示范作用等多个方面。 全国生态文化村是中国生态文化协会从2009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一项遴选命名活动,迄今为止,包括最新一批5个村在内,上海已经有29个村成为全国生态文化村。

上海有5个村当选为

2019年新一批“全国生态文化村”

近期,上海市生态文化协会已陆续将

“全国生态文化村”的牌匾送至各村

浦东新区周浦镇界浜村

一条河浜南北纵贯

以浜为界分成东西两部

故此浜称为界浜港

村庄得名界浜

辖区内有中小河道111条

河网密布、河道纵横、水系发达

村民的宜居生活与河水质量坚定地挂着勾

村民骨干们主动参与到

河道巡查、河水治理等活动中来

大大缓解了治理压力、加快了治理进度

逐渐形成了水清岸绿的界浜美景

村内的周浦花海生态园

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花海”根据气候变换花的品种和布局

四季景色各异

与周边的自然河道、水生植物和农田林网

相互映衬

形成了特有的田间美景

为美丽村庄点缀了靓丽的一笔

在界浜村有一座建于1778年的古桥

名为“德润桥”

这座列入浦东新区文物保护名单的石桥

不但仍然发挥着作用

连桥桩上的楹联也依然清晰可见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

界浜村加固了栏杆和河堤

并通过一系列的举措

让“德”文化润泽村民

界浜村通过壁画的形式

将名画大家赏桃留下的笔墨

耄耋老人传唱宣卷

德润古桥承载一方

深深的印恋在村头村尾每个角落

不禁让人释然心扉于此情此境中

界浜村聚焦

“桃源界浜,田间花海”的定位和目标

立足水蜜桃产业

打造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农产品销售平台

拓展花海产业功能

打造“育苗+观赏”基地和相亲婚庆基地

浦东新区张江镇环东中心村

美化点位,拆建管美用并举

一个个小花园、小亭园、小公园错落有致

开门见绿,村宅面貌焕然一新

在科技化时代,怎么能少了智能管理

村级联勤联动工作站应时而生

依托“智慧张江”4.0智能化平台

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环东魅力何处有

美丽庭院告诉侬

瞧这环东中心村的美丽庭院

元素多样,意韵十足

正是一片风景独好

家门口服务中心

也是魅力环东建设的一大亮点

工作室、亲子阅览室、

书画室、茶艺室......应有尽有

张江镇环东农业苑区

如今越来越现代化、科技化

成为与张江科创中心相匹配的

现代化都市农业观光旅游园区

此外,它还引进了

孙桥现代农业联合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卉绿蔬菜生态园艺场

上海升建水产养殖场

上海孙桥溢佳农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

不断树立生态品牌,开发研学价值

唱一首老山歌

再品一回非遗韵味

环东中心村对于浦东山歌的复兴传承

总有许多值得寻味的精彩

人情关怀在环东中心村最是浓郁

环东敬老院里的老人们

都能体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扶的温暖

崇明区新村乡新中村

地处崇明岛西北部的安逸乡村

百日草、三色堇、孔雀草等盛开路边

整个村庄干净整洁

在一处乡村风格的“茅草房”内

四分类垃圾桶摆放得整整齐齐

有保洁人员值守清洁投放点位

全村设置了9个污水处理站

实现了生活污水全纳管

全村全面完成了河道河底清淤1.2万立方米

河坡绿化1.8万平方米

消除了黑臭河道、劣V类河道

村里还聚焦“六边四化”

(路边、河边、宅边、田边、进宅路边

单位周边的净化、绿化、美化、文化)

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稻文化”是新中村的文化精髓之一

改变传统家庭承包“小而散”的耕作模式

实现全村96%的耕地统一流转给

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规模化经营

种植高品质水稻达3800多亩

在稻米文化中心

游客可以了解现代化稻米加工技术

围垦文化及稻米产业文化

还可以体验制作印糕等稻米制品

新中村还大力弘扬“家文化”

倡导家风文明

形成尊老爱幼、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

全村有51.9%的农户为五星级文明户

大力弘扬“睦文化”

倡导邻里互助、邻里守望

创建了10多个“睦邻点”

群众在“睦邻点”上议事

大力弘扬“贤文化”

村委鼓励乡贤在日常的群众自治中

能带领一片,影响一方

而乡村旅游也是新中村要大力培育的项目

村里把景观廊道提升到

乡村生态农旅产业发展的高度进行规划建设

注入“小桥流水、庭院花草”江南元素

以“桂花”为主题

建成了陆域生态景观廊道49亩

街心花园新悦坊群众自治主题的“小三园”12亩

接下来,还计划开展民宿等项目

青浦区重固镇徐姚村

江南人喜吃米

稻米文化在中国的历史更是源远流长

整地、浸种、插秧、施肥、灌溉,收割

是村民们栽培水稻的生动写照

徐姚村用自家水稻生产出的大米甘醇清香

“一家煮饭十家香”

徐姚村的稻香丰年惠及村民百姓

田间野趣也让村里的生态产业

体现了自然与艺术的交融美

徐姚村在大力提升种植业附加值的基础上

将自身打造成了都市外的文化活动基地

在这里能够体验到原滋原味的乡村生活

更能感受到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

徐姚大米成了品牌

彩色水稻种植实现了“大地彩绘”的乡间图景

徐姚村拥有了一张崭新的“田野名片”

徐姚村的“美”

既是自然景观、乡村风貌的美

也是人文风尚,村风文明的美

徐姚村邀请专业团队

对村庄风貌进行整体设计

选定17幢民居

绘制了一千余平方米的墙体彩画

漫步在村内

极具农耕文化特色的彩绘十分吸引眼球

民宿和乡村人才公寓的推出

为徐姚村的乡村振兴之路注入了新鲜血液

出租民居,打造诗意后花园

徐姚村的老村宅也焕发出了新活力

企业人才有房住、乡村环境有提升

村民们也有了更多的收益

经济富起来了,思想也要跟得上

徐姚村的家训文化长廊真正把

优良家风、文明乡风、中国文化

融入到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村落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

为徐姚村的文明新风建设夯实了基础

让“和谐新村”“文明农家”

成为了徐姚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标杆

青浦区练塘镇东庄村

依托万亩粮田“农业公园”核心区域的地理优势

打造生产、观光、饮食、体验、销售产业链

引入观光农业、体验式农业等乡村旅游新理念

强化茭白品牌优势

打造茭白农业景观

结合水田基础

引入“稻鱼共生”产业

利用现代农业园区花卉基础

引导鼓励村民种植花卉

利用393亩涵养林的资源禀赋

串联涵养林步道和万亩粮田道路

发展田、林徒步、半马等体育产业

并开发林下经济(菌菇)产业、森林湿地

收集村里闲置房屋

适度发展民宿和体验式养老产业

从贴近群众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入手

东庄村搭建了“百姓舞台”

在百姓舞台附近

又新建了一间“农家书屋”

各种类型的图书应有尽有

东庄村的村史馆

记录了村落的起源与发展

还建有村民文化大礼堂

为村民文化活动提供场地

东庄村通过改造

发展了美丽乡村、优化产业布局

道路宽阔、绿化成荫、粉墙黛瓦、水清岸绿

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资料:上海三农

关键字:  周浦镇界浜村党总支书记姚辉  周浦镇界浜村村委会电话  周浦镇界浜村村委会  周浦镇界浜村的规划  周浦镇界浜村邮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