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女神钻石的寓意-女神鉴赏专家的微博
尼泊尔:V女神的蓝毗尼修行
2015-06-21Vicky尼泊尔旅行
尼泊尔旅行
微信号 Nepal_trip
功能介绍 尼泊尔旅行,完美您的南亚之行。
点击上方尼泊尔旅行蓝字免费关注尼泊尔旅行,感恩您。
尼泊尔旅行(Nepal_trip),最好最全尼泊尔及南亚旅游公众号!致力于南亚高品质游和深度游开发,语言培训与文化公益交流。
尼泊尔旅行,殊胜朝圣之旅。
Vicky(微信号:vicky319),EMBA,资深背包客,地道广州土著。下文是她分享给我们的尼泊尔佛教圣地蓝毗尼寺庙住宿指南,简明实用。最近因为很多善信都想前往蓝毗尼朝拜,她更新了地图和相关资料。
蓝毗尼(梵语:लुम्बिनी,Lumbinī或Lumbini),又译岚毗尼、腊伐尼、林微尼,位于尼泊尔境内的蒂莱(Terai)小村落附近,靠近印度的边境上,距加德满都360公里。
此地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天示城(或称天臂城)的释迦族浴池,相传释迦牟尼佛诞生于此,因而成为佛教四大圣地之一。1997年被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文化历史
公元前二世纪印度孔雀王朝国君阿育王亲自来兰毗尼朝圣,并建造了尼加里瓦石柱和毕波罗瓦塔。尼加里瓦石柱上刻有用巴利文写的祷词和日期。1898年还曾在毕波罗瓦塔中发现一些真正的佛舍利。
公元635年,玄奘在兰毗尼取经时,还亲眼目睹到阿育王石柱。根据他的《大唐西域记》记载,尼泊尔考古局于1967年至1972年间,在兰毗尼附近的蒂劳拉特村发掘出古代释迦时期的废墟,发现了陶制头像、佛像、石雕、钱币等一批珍贵文物,另外还发掘出神龛、佛院遗址及残砖断瓦等。
公元403年,中国高僧法显到蓝毗尼朝圣。他在蓝毗尼曾见过佛陀诞生处的无忧树和摩耶夫人沐浴过的水池,但他没有提及阿育王石柱。当时的蓝毗尼周围也多是荒地。《法显传》云:“城东(舍卫城)五十里有王园,园名论民。夫人入池洗浴,出池北岸二十步,举手攀树枝东向生太子。太子堕地行七步,二龙王浴太子。身浴处遂作井,及上洗浴池,今众僧常取饮之。凡诸佛有四处常定:一者成道处,二者转法轮处,三者说法论议伏外道处,四者上忉利天为母说法来下处,余者则随时示现焉。迦维罗卫国大空荒,人民希疏,道路怖畏,白象狮子,不可妄行”。
公元636年,中国高僧玄奘三藏法师来到蓝毗尼圣地。他当时在蓝毗尼见过无忧树和摩耶夫人沐浴过的水池,更重要的是他还见过阿育王石柱以及石柱上所刻文字,只是石柱的顶部断了一部分。《大唐西域记》第六卷记载道:“至腊伐尼林,有释种浴池,清澄皎镜,杂华弥漫。其北二十四五步,有无忧花树,今已枯悴,菩萨诞灵之处。菩萨以吠舍佉月后半八日,当此三月八日;上座部则曰以吠舍佉月后半十五日,当此三月十五日。次东窣堵波,无忧王所建,二龙浴太子处也。菩萨生已,不扶而行于四方各七步,而自言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今兹而往,生分已尽。’随足所蹈,出大莲花。二龙踊出,住虚空中而各吐水,一冷一暖,以浴太子。浴太子窣堵波东,有二清泉,傍建二窣堵波,是二龙从地踊出之处。菩萨生已,支属宗亲莫不奔驰,求水盥浴。夫人之前,二泉涌出,一冷一暖,遂以浴洗。其南窣堵波,是天帝释捧接菩萨处。菩萨初出胎也,天帝释以妙天衣跪接菩萨。次有四窣堵波,是四大天王抱持菩萨处也。菩萨从右胁生已,四大天王以金色氎衣捧菩萨,置金机上,至母前曰:‘夫人诞斯福子,诚可欢庆!诸天尚喜,况世人乎?’四天王捧太子窣堵波侧不远,有大石柱,上作马像,无忧王之所建也。后为恶龙霹雳,其柱中折仆地。傍有小河,东南流,土俗号曰油河。是摩耶夫人产孕已,天化此池,光润澄净,欲令夫人取以沐浴,除去风虚。今变为水,其流尚腻。”
公元十二三世纪,曾有一些西藏佛教徒来蓝毗尼朝圣。当时尼泊尔西部国王RipuMalla率大臣等也来到蓝毗尼朝礼。他们也见过阿育王石柱、佛陀诞生处的无忧树和摩耶夫人沐浴过的水池。但此时的蓝毗尼,印度教的色彩已很浓厚。公元十八世纪,随着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也有不少西方学者来到印度。他们对丰富多彩的东方文化,特别是东方历史、考古、宗教等,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如WilliamJones即是其代表人物之一。
1896年,尼泊尔西部城镇官员KhadgaSumsher和著名考古学者A.Feuhrer博士发现了蓝毗尼的阿育王石柱。他们根据玄奘法师《大唐西域记》的所载,并经多次勘查发掘,证实了蓝毗尼园的地点,从此荒废多时的蓝毗尼园又一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1899年,印度考古学家P.C.Mukherji对蓝毗尼作了进一步的考古和发掘,又发现了不少孔雀王朝、贵霜王朝、笈多王朝时期的遗物。在蓝毗尼园内有摩耶夫人庙,庙内有释迦太子诞生浮雕,人物轮廓尚可辨认,但有的地方亦被毁坏。庙南是一长方形水池,此池乃摩耶夫人沐浴之地。池旁有一颗菩提树。著名的阿育王石柱即在摩耶夫人庙西。但是在摩耶庙内也有印度教的神像。
1932至1939年间,KesharSumsherJ.B.Rana住在蓝毗尼园内,并对蓝毗尼园的建筑结构作了仔细的研究和挖掘。
1956年,尼泊尔王国马亨德拉国王在纪念佛陀涅盘2500年时,提出要对蓝毗尼进行开发,并把倒在地上的阿育王石柱重新竖立起来。
1967年,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先生考察蓝毗尼,并向尼泊尔王国政府提出对蓝毗尼进行开发的建议。
196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蓝毗尼进行了考察,并全力支持尼泊尔政府对蓝毗尼进行开发。
1970年,尼泊尔王国政府正式开始对蓝毗尼的开发,并同时成立了蓝毗尼开发委员会。
1976年,第四届世界佛教和平大会将1979年定为蓝毗尼年。
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蓝毗尼开发委员会委托日本建筑工程师KenzoTange对蓝毗尼园进行设计规划。此规划分为三个部分:一、花园圣地,为文物保护区,以阿育王石柱、菩提树、水池、摩耶夫人庙和遗留下来的砖墙为主;二、寺院区,以各国佛教组织援建的寺院为主;三、花园区和寺院绿化区,除建筑物和路面,其它地区皆为绿化区。蓝毗尼园总占地面积约770公顷。
1985年,蓝毗尼开发委员会更名为蓝毗尼开发基金委员会。1990年,日本佛教组织同蓝毗尼开发基金委员会签定协议,表示愿意援建摩耶夫人庙。此工程定名为“摩诃摩耶寺修复工程”。此工程分三个步骤:一、在原摩耶夫人庙旁不远处先修一临时的摩耶寺,在其中放置一些相关的文物及佛像,由专人看管。此期工程于1993年结束。二、对原摩耶夫人庙进行发掘,发掘后照原样修复。三、将原有的文物和佛像放回修复后的摩耶寺,并由专业人员管理。后两期工程至今未完成。
1996年,尼泊尔国王、王后参观蓝毗尼。这一年在蓝毗尼举行了阿育王石柱发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
1998年,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第二十一届大会在蓝毗尼召开。蓝毗尼2000年,中国在蓝毗尼建造的中华寺隆重举行寺院落成、佛像开光、方丈升座庆典,中国佛教界派出百余人组成的佛教代表团前来祝贺随喜。尼泊尔王国首相柯伊拉腊(GirijaPrasadKoirala),尼泊尔王国国务委员会主席拉伊玛吉(KesharJungRayamajhi),尼泊尔王国政府文化旅游民航大臣、蓝毗尼开发委员会主席查道特(TariniDattaChataut),尼泊尔王国政府工商大臣塔姆拉卡尔(RamKrishnaTamrakar),和正在尼泊尔王国访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司马义。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及中国驻尼泊尔大使曾序勇等各界嘉宾光临庆典,使这一盛事彪炳史册。
蓝毗尼花园地图
Vicky的蓝毗尼贴士
笔者是从奇特旺进入蓝毗尼,此外从博卡拉和加德满都都有车直达蓝毗尼,因为奇特旺到蓝毗尼车况路况都较差,还要转车,还是推荐后两者交通行程。蓝毗尼也有机场,因为大巴炎热难受,建议回加都时机场直飞。
从奇特旺到蓝毗尼酒店只有LOCAL BUS,车终点站在镇上,得坐另一趟LOCAL BUS 到寺院区。下车的地方往前走大约100米在右手边有条两边种满树的路,沿着这条路就可以走进寺院区,寺院区就像是佛教的领事馆区,有各个国家的寺院。
正对着摩耶夫人祠的路一直往前走,经过上图所示长明火往左手边的路继续往前,见到左边有路就往左拐后直走,会看到一处气势磅礴的中式建筑,这就是中华寺。中华寺可接待客人住宿,但必须住满2天,因为住持希望来到这里的人都能体验真正的寺庙生活,要参与做早课、晚课和尽量帮忙做些力所能极的事情,房间为带独立卫生间的4人间,上下铺的那种铁床的下铺。借宿中华寺的朋友还可能会得到免费参观磨耶夫人祠的机会哦。
现在中华寺已经把很多房间的上下铺改为独立小床,品质进一步提高。加上主持和弟子一般都会说中文,是中国人前往蓝毗尼首选。当然,离开寺院的时候最好随心添些香油钱,以全福报。
目前中华寺没有提供任何预定方式,随缘,只要你到了蓝毗尼,中华寺有床位他们都乐于提供。寺庙刚开垦了新田地,但起步阶段效果一般,希望广大善信携带锄头前去服务,能供奉些香菇粉丝亦好。广种福田,不可思议。
如果时间上来不及只能留在蓝毗尼1天的人,建议可以到中华寺马路对面的韩国寺,不过环境与中华寺比的话是差了不只一倍。因为韩国寺是被指定必须接待外国人,所以只要交钱登记就可入住,以前是300卢比每人每天,听说现在涨价了变成500卢比,入住时不用先交钱,离开时再交。提供一日三餐的斋饭菜,自己拿餐具盛,吃多少盛多少,在这里浪费是不被允许的,吃完也是自行收拾并清洗干净。韩国寺的房间是大通铺,也带独立的卫生间。
蓝毗尼停电也是很普遍的事情,且寺庙的作息时间是晚上9:00敲钟关灯休息,早上4:00开始做早课,念经,寺庙有WIFI,但停电时不可用。
节日庆典
蓝毗尼最重要的佛教庆典是一年一度的佛祖诞辰纪念日;
佛学院志愿者,国际领队,旅行作家,C-Center国际语言学院投资人
服务于南亚高品质游与深度游开发,旅途协助,行程及酒店管理
吴老师 微信:azomcollege;
电话:+9779808886886(尼泊尔);
佛学院志愿者,C-Center国际语言学院法人,公益人士
致力于中尼文化交流,公益协助
欢迎诸位亲们投稿,投稿邮箱(coolleaf@icloud.com),会有小心意奉上。
注: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欢迎原作者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