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葛根的功效和作用禁忌症_葛根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用法用量
本品为豆科植物野葛的根部。主要产于湖南、河南等地。秋冬季采挖。生用或煨用。以块大、质坚实、色白、粉性足、纤维少者为佳。附:葛花为葛的未开放的花蕾。性平、味甘。用于治疗饮酒过度,头痛,头昏,烦渴,呕吐酸水等伤及胃气之症。常配伍白豆蔻、橘皮等同用,如葛花醒汤。以开水泡服,每次3~12克。
【处方用名】 葛根、粉葛根、煨葛根。
【性味归经】性凉,味辛、甘。归肺、胃经。
【功效与主治】功效疏散风热,升阳止泻,生津止渴,透发麻疹。主治外感表证,脾虚泄泻,湿热痢疾,热病口渴,消渴证,麻疹初期,透发不畅等。
【临证运用禁忌】1.五劳七伤、上盛下虚之人忌服。
2.脾胃虚寒,胃中无火,难以腐熟水谷,食人不化所致之呕吐反胃,兼有脘腹痞闷,口淡不渴,倦怠乏力,脉象濡弱,舌淡等症者当慎用;如若辨证当用,也不可单用。
【用量用法】一般用量6~15克,水煎服。
【临证用药体会】1.葛根主要作用部位在项部,对项强头痛有良效。按现在的用法,对脑血管疾病有颇佳的疗效,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2.从古代本草记述来看,葛根具有解酒毒的功效,当饮酒过度导致乙醇(酒精)中毒,可应用葛根治疗,但葛花功效则强于葛根。据古代医家的临床经验,在未饮酒之前,适当服用葛根及葛花,又有预防酒醉之功效。
3.凡能透散肌表之邪、解除因肌表闭郁而致肌热,无汗或有汗者,都可称为“解肌”。葛根为解表药,用于治疗风热表证。在《伤寒论》中由于葛根汤主治风寒伤及太阳经病证,也可用于治疗风寒表证,因此寒热表证皆可治疗,能祛肌肉之邪,开发腠理而出汗。古人说葛根能解肌,实际上就是解表的意思。
4.对于葛根的活血作用,唐·《本草拾遗》称其“生者堕胎”。后《日华子本草》也称其能“排脓破血”。根据此说,用葛根活血与治疗疮疡有关。现代研究认为,葛根能够扩张动脉血管,改善外周血管阻力,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此可作为临床应用葛根的理论依据。
5.葛根能散解阳明温病热邪,故主消渴、身大热、热壅胸膈之证。传统对葛根的认识,主治阳明经病证,而阳明胃经所主热证消渴应属中焦,故葛根应主治中消证,而实际上葛根本身具有生津止渴之功,故应用以治上消为主。
6.胃气以降为顺,指的是降胃中之浊气,葛根具有升举胃中阳气上升的功效。值得注意的是,此处所谓的“胃阳”,指的是胃中之清阳,这也是与柴胡升阳的一个重要区别点。升清可以降浊,这就是《神农本草经》所谓主“呕吐”的机制。
7.大豆中含有异黄酮,故经常喝豆浆能滋养肌肤。经研究发现,葛根中的异黄酮含量要高于大豆,故经常食用葛粉能促进皮肤白皙、光润、细腻。同时中医学认为,若药物颜色为白色的,则多有美容的功效,故葛根可用来美容。
8.有人认为,葛根具有一定的丰胸功效,因其富含植物雌激素,不仅能使乳房丰满、坚挺和乳房组织重构,而且对子宫、卵巢和皮肤也有一定的功效。野葛根中的异黄酮成分,不仅具有有效的抗乳腺癌功效,还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夏季宜喝葛根粥,或经常食用葛粉(根)者,对身体健康有益处。
上一篇: 赞肉丹的标准配方和用量——作用和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