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辨证治疗
【概述】
缺血性中风指因淤痰入脉,阻塞脑络所致。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盲,失语等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
现代医学认为因血管内血液供应减少,如血栓形成,栓塞等导致脑组织缺血形成梗塞,而造成的神经损害,称缺血性脑卒中,或称脑梗塞,其中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
病因:脑血栓形成,是由于颅内外供应脑部的动脉血管壁发生病理性改变,血流缓慢或血液成分改变和黏度增加而形成血栓,致使血管梗塞,起病较脑出血缓慢,常有先兆症状(如头晕,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等),往往在血压低,夜间时发病。主要症状是偏瘫,口角喎斜,或语言不清等,但意识尚清,少数患者发病时有短暂轻度的昏迷,神经系统的局灶症状,主要取决于损害部位。脑血栓形成多发生在50岁中年以后,男性较多。本病是常见于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等病史者。
急性起病者,多见于青壮年,常有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梗塞等病史,多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
脑栓塞是指固体,液体或气体的栓子,随血流脑动脉致动脉闭塞而言。栓子来源,一为心源性的,如风湿性心肌炎与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冠心病,房颤及心脏病手术等;一为非心源性的,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脱落,肺静脉血栓等固体栓子;静脉注射,胸外手术,人工气胸、气腹,减压病等气体栓子。以及骨折,癌肿、寄生虫引起的栓塞。本病起病急骤,可有短暂意识障碍,少有昏迷,常发生于大脑中动脉;临床出现“三偏”综合征(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本病常为心脏病的并发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多见,就其神经系统症状而言,也属于中医学中风范畴。
【诊断要点】
(一)脑血栓形成
1.主要症状时口角歪斜,偏瘫等,其特点如下:
(1)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起病较为缓慢,多逐渐进展或呈階段性进行,多与脑动脉粥样硬化(脑络痹)有关。
(2)前驱症状较为明显,有眩晕,记忆力减退,肢体感觉异常或无力,言语障碍等。
(3)大多数无明显头痛和呕吐,一般发病后1~2天内,意识清楚或轻度障碍。
(4)多侧肢体,舌、面、下部有中枢性瘫痪伴感觉障碍;主侧病变尚有失语,肢体瘫痪,多为痉挛性。
2.体征
(1)若为颈内动脉系统闭塞,一般可见对侧单瘫或偏瘫(程度自无力,至瘫痪),偏身感觉异常或消失,同向偏盲(三偏体征主侧病变可有完全性失语,部分可见病灶侧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对侧视乳头水肿。
(2)若椎一基底动脉系血栓,可见一肢或多肢的运动障碍,及单肢或多肢的感觉障碍,或兼见同侧肢体共济失调,并伴有复视,吞咽困难,眩晕,呕恶发音不清等。
3.辅助检查
(1)腰穿:脑脊液一般正常,若属出血性梗塞,则出现红细胞及轻度蛋白增高。
(2)脑电图:病灶侧半球有多形性或节律性慢波活动,压迫健侧颈动脉时更为明显。
(3)脑血管造影:颈动脉或椎动脉造影可显示血栓形成的位置及程度。
(4)CT检查:在24~48小时后,CT检查显示病灶处的低密度区。
4.并发症:肺部感染,褥疮等。
(二)脑栓塞
1.主要症状为偏瘫或单瘫,特点大致是:
(1)多为急骤发病,且一般无前驱症状。
(2)一般意识清楚或有短暂意识障碍。
(3)出现三偏症状。失语或局限性癫癎。
2.体征:有颈动脉系统和或椎一基动脉系统体征。
3.辅助检查
(1)腰穿:压力增高,若属出血性梗塞,可见红细胞和蛋白增高。
(2)脑电图:病变侧显示弥漫性慢波节律。
(3)脑血管造影:可显示梗塞部位。
(4)颅脑CT或核磁共振检查低密度区提示梗塞部位。
(5)血尿常规及心电图多由变化。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病位浅深与病情轻重:缺血中风多发生于高血压,脑络痹(脑动脉硬化)消渴(糖尿病)心痹(风湿性心脏病)等患者由于将息失宜,肝肾阴亏于下,久病入络,脉络挛急,血行不畅,致使淤痰阻塞脑络,气血不通,脑失所养,神气阻痹而发病,或因积劳正衰气血不足,络脉空虚,风邪乘虚中经络中络是以肌肤麻木,口眼歪斜为主,麻木多偏于一侧手足,此病位浅,病情轻。中经是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偏身麻木,言语謇涩为主,无昏仆。比中络为重。但皆由病邪阻滞经络而成,故以统称为中经络。
2.辨中经络与辨中脏腑:缺血性中风,中经络为多,亦可兼中脏腑。中腑是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偏身麻木,言语謇涩,神志不清为主,但神志障碍较轻,一般属意识朦胧,思睡或嗜睡。中脏是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神志障碍较重,甚至完全昏愦无知,病情重。因两者均有神志障碍,故统称为中脏腑。出血性中风中脏腑为多,亦可兼中经络,两者在临床上可相互转化必须辨清病位之浅深,病情之轻重。
(二)治疗原则
根据临床类型不同,施以滋阴降逆,扶正化淤,化痰通络等治疗大法。做到治标固本,预免再发。
1.阴虚阳亢型
症状:头晕头痛,耳鸣目眩,面赤烘热,心烦少寐,腰膝酸软,遂致口眼喎斜,舌强语謇,半身不遂,甚或昏仆,移时始醒,醒后不能复原,舌红苔腻,脉弦细数或弦滑。
治法:脉弦细数或弦滑。
方药:育阴潜阳,镇肝熄风。
处方:代赭石3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生龟板15克,怀牛膝20克,玄参15克,白芍15克,天冬15克,青蒿10克,川楝子15克,生麦芽3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如脑中热痛,目眩较重,可加石决明30克,夏枯草15克,白蒺藜15克,以平熄风阳,腰膝酸软,舌红脉细数,加熟地15克,制首乌15克,女贞子15克,枸杞子15克,以滋养肝肾,口苦烦躁,目赤,苔黄者,加胆草10克,栀子10克以清肝泻热;若肢体麻木者,加桑枝15克,丹参15克,珍珠母30克,以平肝和络,抽搐较重者,加蜈蚣3条,僵蚕15克以熄风止痉;舌强语涩者,加远志12克,以化痰开窍。
按语:缺血中风患者,大多有动脉硬化或一定程度的高血压病史,故平素常有眩晕,耳鸣,心悸,烦躁和手指发麻等阴虚肝旺的见证。适逢情志不遂,或劳作过度,血压上升,而致口歪偏瘫,言语不清等证,此属风阳内动,气血上逆,病势较急,急则治标。本方重在平肝阳,其镇潜熄风之品意在直折亢阳,使气血不得上逆,诚为缓解病情的重要步骤。如重症脑梗塞患者,冠有昏迷,大便结,苔黄腻,类似闭证之际,可酌选开窍之药,并用清热通腑化淤的调胃承气汤加胆星竹沥,寒水石,菖蒲之品,以清神志,待苏醒恢复期,再从他型论治。
2.气虚血淤型
症状:口角歪斜,言语不清,肢体渐觉不利乃至偏瘫,色萎黄,神志清楚,舌质淡,边有齿痕,舌有淤斑,脉弱或虚大。
治法:补气理血,化淤通脉。
方药:补阳还五汤。
处方:生黄茋60克,川芎30克,赤芍15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地龙10克,丹参6克,鸡血藤30克,水蛭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如气短乏力者加太子参15克,白术15克以扶气益脾,因气虚脾运不健遂成痰浊时,加炮南星50克,苡仁30克,炒白芥子10克,竹沥20毫升以燥湿化痰;如偏瘫日久难复者,可酌加炮甲10克,蜈蚣条,三七3克以增强破淤通络之力。
按语:中风的原因是复杂的,高血压,脑血管硬化,血液动力学改变,血液成分的异常,都是发病的重要因素。正如中老年中风患者不一定都是因高血压形成的一样,为数不少的脑卒中不见得都是肝阳上亢型,其中气虚血淤者在中风临床比例中很高,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年老气衰的患者往往于静卧休息状态下,血压偏低或气不足以推动血流,宿积之血栓闭阻于动脉之中,凡见症如本型者,采用益气通脉之法,坚持治疗,必有疗效。
3.肝肾亏损型
症状:偏废不仁,患侧筋骨痿弱,足难任地伴眩晕、耳鸣、虚烦失眠、面赤唇红、舌瘖不语,舌质红苔少,脉弦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壮筋起痿。
方药:地黄飲子加减。
药物组成及方义见“出血性中风肾虚精亏型”一节中。
加减:如舌质红绛,阴虚内热甚者,可去桂、附、加首乌15克,黄精15克,丹皮10克以养阴清热;如偏废较重,可加川牛膝5克,地龙15克,乌梢蛇15克,以通经活络;如舌质紫暗,脉涩者,可加丹参15克,桃仁15克,地蟞虫15克,以活血祛淤,如下肢痿弱无力者,可加川续断15克,鹿筋10克等以强筋壮骨。如舌强失语甚者,可加天麻10克,全蝎10克,胆星10克,以熄风祛痰。
按语:确属下焦肝肾亏损,阴阳俱虚,无力起痿,难于复音者,以重在养肝肾的地黄饮子加减应用,上述病症诚能逐步改善。
需要指出的是,脑栓塞一病,由于起病突然,患者往往有短暂的意识不清,不似脑出血那样的昏迷状态,以青壮年有心脏病,腹部感染或骨折病史者居多。其治疗原则与脑血栓基本相同,但不应忽视病因治疗,防止栓塞复发。
其他疗法:单方、验方。
(1)毛冬青(即毛披树取根)100克,水煎服,每日1剂,主治脑血栓形成(2)黄芪100克,当归50克,地龙15克,川芎15克,丹参30克,白通草15克,土鳖虫15克,鸡血藤30克。水煎服,日1剂。分三次服。(本方名益气通络汤)主治脑血栓之中风后遗症。
(3)五虫四藤汤:处方:蜈蚣3条,地龙15克乌梢蛇10克,土鳖虫15克,全虫6克,鸡血藤30克,忍冬藤30克,络石藤30克,钩藤30克,黄90克,丹参30克,水煎服,日1剂。
本方主治脑血栓形成所致的偏瘫。
(4)红龙根方:处方:红花15~25克,地龙25~40克,葛根30~50克,水煎服,日1剂或隔日1剂。空腹温服10天为1疗程。间隔3~5天再继服。主治脑血栓形成的后遗症。
附:治疗中风先兆症可预防中风。
附:八味降压汤:治疗中风先兆症及对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观察。
处方:黄茋、勾藤各30克,杜仲、当归、何首乌、赤芍各15克,川芎、黄柏各12克。日1剂,水煎服,并根据病情随症加减。一个月一个疗程。
中风先兆症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及有关文献结合现代医学病史及检查拟定;①既往有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痉挛或一过性脑缺血等病史之一。②年龄>40岁。③反复出现突然性,一过性、可逆性的头晕头痛,单侧肢体麻木或乏力,面红、耳鸣眼花,腰酸腿软,语言不利,口眼歪斜,肌肉抽搐等中风先兆的临床表现和体征。④血液流变学出现异常升高。
按语:随着血液流变学研究的深入从近20多年的临床文献报道中发现: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均与血液流变学有关。由于血液流动性质的异常,某些心脑血管疾病出现明显症状前,往往一种或数种血液黏滞因素已有改变。因此,观察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积极治疗中风先兆症,能预防和延缓中风的发生。
附录:焦树德教授诊治中风经验
现代医学谓中风,又称脑卒中,脑血管意外,可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缺血性中风又可分为短暂脑缺血发作和脑梗塞(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出血性中风,则包括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
短暂脑缺血发作指局部血流一过性反复受阻或中断。每次发作引起的神经症状,历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一般不超过24小时本病主要由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可见脑血管痉挛,微栓塞及血液变学障碍,临床表现为发作性轻瘫,语言障碍,感觉异常等症状。
脑血栓形成系指在脑动脉内膜病变基础上造成动脉血管腔明显狭窄或闭塞,导致相应部位脑梗塞而出现偏瘫等神经症状发病前患者有动脉硬化病史伴见肢体麻木,头晕目眩等前驱症状,一般常于睡眠或静止休息状态发病,醒来出现偏瘫失语及感觉障碍等症状,通常不出现意识障碍。
脑栓塞是指进入血液循环的栓子堵塞脑动脉而发生的脑梗塞。栓塞大多系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心肌梗塞等心脏病产生的壁血栓,以及某些感染的赘生物,气胸之类的气栓塞癌肿细胞栓塞等等。本病青壮年发病居多,起病急骤,在数秒至数分钟内症状即发展至高峰,通常表现为肢体瘫痪,局限性癫痫,语言障碍等神经症状,亦可表现为呼吸困难,体温升高,头痛谵妄及昏迷惊厥等。
脑出血是指脑实质的内出血,多数发生在大脑半球内,少数原发于脑干和小脑。
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脑出血最常见病因,也可脉瘤、动脉炎、脑瘤、血液病等引起颅内出血。本病多突起剧烈头痛,随即呕吐,嗜睡,昏迷,并出现偏瘫,面瘫,舌瘫,失语,感觉障碍等;有轻重之分,严重者可在数小时(或数分钟)至数日内死亡。
蛛网膜下腔出血系指脑底部血管破裂,血液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常见的病因是先天性脑底动脉瘤,其次是脑血管畸形和脑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表现大多为30岁左右的患者,突然发生剧烈头痛项强,恶心和呕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谵妄,定向力障碍,虚构和幻觉等精神症状,严重者可突然呼吸停止而死亡。
中医认为:中风又名卒中。因本病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以中风名之。本病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中医学对中风的防治积有丰富的理论和经验。例如《黄帝内经》中即有仆击,偏枯,薄厥,大厥等记载。
仲景《金匮要略》有中风四证的论述。后世医家更有心火暴甚,湿痰生热,肝风内动,内风旋越等辨治,创有平肝、益肾、化痰清心泻火、熄风、通腑、活血、开窍等治法。
清代叶天士进一步阐明“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的发病机理。而王清任又专以气虚立说,爱立“補阳还五汤”治疗偏瘫。至今仍为临床常用方剂之一。近代医家张山雷、张伯龙、张寿甫总结前人经验,开始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进一步探讨发病机理,认识到本病发生主要在于“肝阳化风,气血并逆,直冲犯脑”而成。
【病因病机】
中风的病因病机虽然复杂,但以风、火、气血、痰最为多见。风:唐宋以前,多以外风立论,认为多是内虚而外风入中。唐宋以后,主要是从内风立论。认为多由内风发动而致。我个人据多年临床所见认为风中入络,口眼?斜,余无他症者,也常有因卫气不固,外风侵袭而成者(单纯的口眼?斜,现代医学名颜面神经麻痹),常用驱风散邪之品而取效。“内风”主要是肝风内动为主,多因郁怒伤肝,肝阳暴亢,肝风内动而致;也可因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虚风内动而致。火:肝火常为情志不遂,肝气久郁,气郁化火,火升风动,气血逆乱而致。心火多因劳神过度,心血耗伤,心火旺盛,或过度作劳,作强伤肾,肾水不足,不能上济而心火暴盛,或木火燎心,心火偏旺,火性上炎,暴盛神昏而致。气:气逆者多为气盛之人,情志不遂,气有余便生火,气火交加,气逆血乱而发。气虚者多为年老气衰,精血不足,气虚血涩,经络阻滞,血郁生风而成。血:血菀(郁)者,如《内经·生气通天论》所说:“大怒则形气绝,血菀于上,使人薄厥”而发为中风。血淤者,常由于跌仆,努责,久病,经产,手术等产生淤血,血脉涩滞,经络失畅发生中风。血虚者由于血不荣肝,虚风上扰而致。痰:湿痰多由脾失健运聚湿生痰浊阻络,蒙敝清窍而致,热痰多于心火暴盛,或气郁化火,灼液成痰,痰热化风,上蒙清窍而成中风。
以上五者,又可互为因果标本转化,在一定条件下,突然发病。总之,本虚标实,上盛下虚,是其总病机。
【辨证论治】
(一)中风的四诊应用
1.关于望诊:处于昏迷状态时,观察患者神志气色,形态,包括面目口鼻及四肢的症状。如面色苍白,面赤如妆,面色紫黯目:瞳孔大小,眼珠移动;口舌红紫偏斜,苔黄腻;手足柔软或挛急,形体肥瘦。
2.关于闻诊:如声浊重,口臭秽,大小便臭酸。
3.关于问诊:了解生活情况,病的经过。
4.关于切诊:(切、触)起病时脉多弦动,尺沉涩,为阴虚阳盛,若转迟易愈,变细急数,预后差(邪入营血,阴气已伤)。弦主肝风,滑主痰湿,涩主血虚或血淤,缓大为气虚,阴阳气血两虚则细微数。
(二)常见证候的诊治
1.发病期
(1)神志昏迷者,首先要分闭证,脱证。
闭证: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劲,无汗神昏。兼面,红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舌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为阳闭;兼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肢体软缓,舌白腻,脉滑缓者为阴闭。
治法:宜化痰开窍,活血熄风。阳闭佐以清热。阴闭加重化痰。阳闭先用针刺十宣穴出血,针百会、曲池、合谷、丰隆、湧泉人中诸穴然后,鼻饲灌服安宫牛黄丸1~2粒(丸),或牛黄清心丸,局方至宝丹。再用验方:熄风开闭汤(自拟方)处方:羚羊角(先煎)6~10克,生石决明,生赭石、生龟板(先煎)各30克,勾藤30克,赤白芍各15克,菊花、夏枯草、牡丹皮天竺黄、石菖蒲、郁金、远志、红花各10克。水煎灌服,或用鼻饲导管。
阴闭者:针十宣、曲池、合谷、百会、人中、丰隆、复溜等穴。再用验方:化痰开窍汤:橘红12克,茯苓15克,半夏、胆南星、炒枳实、石菖蒲、郁金、川贝母、天麻各10克,勾藤30克,另用竹沥汁50毫升,兑生姜汁4~5滴,分二次加入汤药内灌服。进汤药前,先急用苏含香丸1~2丸,温水化开灌服。不能自由吞咽者,用鼻饲管灌服。
脱证:人事不知,目合口张,鼻息微弱,手撒肢冷,汗多湿衣,大小便自遗,肢体瘫软,口角流涎,舌苔白,脉沉细微弱。急用针刺百合、人中、合谷、足三里等穴。
灸气海、关元、膻中等穴。速用人参10~15克,制附子10~15克,山茱萸15~20克,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急煎灌服。
(2)神志不昏迷者:有中络、中经、失语等不同。
中络者:口眼?斜,病侧面颊部麻木不仁,感觉迟钝,口角下垂漱口水从口角外漏,神志正常,舌苔薄白或白,脉滑缓或浮滑。
治法:散风活络,疏解阳明。
方药:正颜汤(自拟方)。
处方:荆芥、防风、白芷、白僵蚕、红花、桃仁各10克,白附子片10克,炮甲珠6克,全蝎6~9克,蜈蚣2~3条,葛根30克,勾藤30克。水煎服。针刺合谷、曲池、上关、下关、耳门、颧窌、四白、颊车、地仓、人中、列缺、大迎、承浆、足三里等穴,轮换针之。隔日针患侧,隔2~3日针健侧。另用白芥子细末,适量浓茶,水调为稀糊状。先让患者张开口,用针(三棱针)挑刺患侧颊肉黏膜出血;挑刺部位为:
①沿上齿处从内到外挑3针;②沿下齿处同样3针。每针挑刺微量见血即可。然后将调好的白芥子末糊,薄薄一层摊在纱布上,贴在患侧面部。10余小时后,即可拿掉,注意避风数小时。隔2~3天贴一次。若皮肤有破损则停用,皮肤愈后,可将白芥子末减量试用。
中经者:主要症状是半身不遂,舌苔多腻,脉弦滑,或兼口面歪斜,或兼喜语不利。此乃风痰阻滞经络所致。
治法:熄风化痰,千肝潜阳,痛经活络。
方药:镇肝熄风复遂汤(自拟方,由镇肝熄风汤加减而成)。
处方:生石决明,生赭石,生牡蛎各30克(先煎)勾屯30克(血压高者后下),赤白芍各15克,怀牛膝、茯苓各15克,半夏、橘红、胆南星、郁金、石菖蒲、红花、桃仁各10克,桑枝30克,全蝎6~9克,炮甲珠6克。水煎服另用竹沥汁50~60毫升兑入姜汁3~5滴,分二次随汤药服。
加减:若见患者大便干结,数日不行,舌苔厚腻者,用通腑泻热,祛风化痰法。
临床常用三化汤和搜风顺气丸方加减为三化复遂汤。处方:生大黄3~10克,厚朴、枳实、桃仁、羌活、防风、半夏各10克,勾屯30克,全瓜蒌30克,玄明粉6~9克(分冲)。若失语或言语不利,证属风痰上扰,痰浊阻络,舌本失利所致。治法:祛风除痰,运脾清心,祛痰开窍。方药:用转舌解语汤(自拟方)。处方:半夏、橘红各15克,石菖蒲、天麻、红花、天竺黄、白僵蚕各10克,茯苓、远志各12克,白附子、羌活、炮甲珠各6克,全蝎9克,苍术10克,水煎服。
兼有善忘喜笑者,可加黄连、连翘、木通各10克、紫贝齿15克,兼见唇缓,舌笨、流涎、喜卧倦怠、苔厚腻,脉滑者,可用木香、砂仁各10克,全蝎尾3克,焦三仙各30克,同时加重苍术、茯苓、橘红、半夏的用量;兼见腿乏力,耳聋、遗尿、舌短者,可加枣皮,巴戟天各10克,桑螵蛸10~15克,肉桂3~5克,益智仁15克,并配合针炙治疗。
2.恢复期(中风后遗症状)
(1)半身不遂为主:治法:应加强活血通络之力。
方药:用活络复遂汤(自拟方)。处方:桑枝30~40克,红花桃仁、半夏、赤芍、地龙各10克,皂角刺、土鳖虫各9克,橘红、茯苓、续断、怀牛膝各15克,蜈蚣3条,勾屯30克,炮甲9克,病重难复者,可加水蛭6克,蛇虫,生大黄各3~6克。
如下肢无力为主者,加重补肝肾之品,如桑寄生、川续断、炒灶仲、生地黄、熟地黄、山茱萸、淫羊藿、巴戟天等。
若患肢疼痛者,可加服活络丹。不痛者可加服散风动络丸。
(2)失语:若言语不利,日久须加重活血之品。邪退正虚气血不足时,可适当加用补益之品。初起病因为风痰阻络;病久则为肾虚精亏,精气不能上承故音喑失语。
治法:祛风除痰,宣窍活血通络。
方药:方取解语丹加减。处方:天麻10克,胆南星12克,白附子12克,石菖蒲15克,远志10克,白僵蚕、地龙各10克郁金、姜半夏各15克,山药15克,土鳖虫10克,全蝎3克,丹参30克。
若日久邪退正虚、心悸、气短及腰膝酸软,治宜滋阴补肾利窍,方用地黄饮子,去肉桂、附子,加杏仁、桔梗、木蝴蝶开音利窍。可用本人自拟经验方:治失语。
①转舌散:全蝎、羌活6~9克,共研细末,每次服3克,温酒送下,或随汤药服也可。
日三次。②正舌散:全蝎10~15克,茯苓30克。共为细末,每次服3克,也可随汤药吞服。③转舌膏:凉隔散加石菖蒲,远志各等分为末,炼为丸,重9克,硃砂为衣,薄荷汤送下睡前服。上述三类方药服用外,并配合针灸治疗。
按语:恢复期要注意治养结合,加强生活起居,饮食、心身等的调养,并适当锻炼。
(三)预防
凡四十岁以上的人,因阳气渐衰,应注意预防中风一般可用草决明、桑叶、苦丁茶、生山楂、菊花各3克,煎汤代茶饮,日1剂。若肥胖短粗体质的人,一般可用半夏、制南星各5克,番泄叶2~3克,茯苓6克,决明子3克,水煎服,日1剂,有化痰祛温,降脂减肥,预防中风的作用。
出现中风先兆者,更要积极预防中风。常见的有如下种种:
1.有时突然感到半身麻木无力,口角流涎,片刻又恢复正常,此乃经络气血流行失畅,肢体九窍失养,血脉涩滞所致。
方药:红花、桃仁各6~9克,丹参15~20克,川芎6克,水煎服并可配合针刺曲池、合谷、风池足三里,风市三阴交昆仑等穴。
2.近来与人交谈,或做讲演时,常发生短时间讲不出话来,或听不懂别人讲话的情况,往往是痰浊阻滞,舌体失灵,痰浊蒙心,清窍不利;或肾虚不能上泽,虚风内动所致。
方药:橘红12克,茯苓15克,胆南星、怀牛膝、半夏、枳实、石菖蒲、远志、红花各10克。全蝎、羌活各6克,水煎服。如有肾虚者,可兼服杞菊地黄丸。可配合针刺、百会、间使、曲池、合谷、天突、风池、足三里,阳陵泉、丰隆、复溜等穴。
3.容易出现一过性视物不清,或失明现象,病因乃肝肾不足,精血不能上荣于目,虚风挟痰浊上扰,下虚上实所致。
方药:勾屯20~30克,荆芥、羌活各6克红花、沙苑子、白蒺藜、青葙子各10克,决明子15克。水煎服。也可用汤药送服,杞菊地黄丸,日三次,每次10克。妇女可去红花、加香附10克,送服归芍地黄丸每次10克,日三次。配合针刺可选用:风池,大椎,丝空,光明,神庭等穴。或选用肾俞、昆仑、三阴交等穴,或灸第1椎至第5椎。
4.时常突然感到头晕,视物旋转,站立不稳,多有肾虚肝旺,肝风上扰,兼之髓海不足所致。
方药:生地黄熟地黄、枣皮、防风、茯苓丹皮各10克,山药15克,泽泻20~30克,天麻10克,生石决明(先煎)勾屯各30克,羚羊角粉2克(分二次吞服),水煎服,日1剂。
若头晕甚者,可加全蝎6~9克,蜈蚣3条,泽泻、天麻、勾屯都适当增量可配合针刺治疗。
5.平时作息正常的人,突然变得嗜睡,多因中焦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聚湿成痰,痰浊上犯,蒙蔽清窍所致。
方药:茯苓、猪苓各15克,泽泻30克,防风、陈皮、苍术、半夏、红花、罗勒、石菖蒲、远志各10克,荆芥、羌活各6克。水煎服。甚者可兼服苏合香丸每次1粒,日2次。
6.在性格、行为、智能等方面,突然反常得孤僻、寡言、萎靡、抑郁、焦虑或轻浮,欣快,易发狂怒,智力减退,缺乏正常的判断力和理解力,多是肾不养肝,肝阳亢盛,肝火燎心,或心肾不交,神不守舍所致。
方药:生地黄15~18克,生石决明,生赭石,珍珠母各30克(先煎),桑寄生30克,远志12克,石菖蒲、郁金、防风各10克,丹参15~30克,茯苓、续断各15克,生明矾3克。水煎服。
7.突然出现难以忍受的头痛,或伴有恶心呕吐如头痛以头顶和后头痛为主,多是肝肾不足,督脉失养,虚阳上越所致。如为偏头痛或两侧头痛多为肝阳上亢,风火上冲所致。如兼眩晕头晕,多为风痰上扰。
方药:镇肝防风汤:(自拟方)。
处方:生石决明、生赭石、生龙牡(先煎)、勾屯、寄生、泽泻各30克,玳瑁10克(先煎),蔓荆子10克,怀牛膝20克,防风槟榔各10~15克,夏枯草、鸡血屯各20~30克,丹参20~30克,生白芍15克,生地黄15克,水煎服。如肝阳亢盛,头晕眼花者可加羚羊角粉2~3克(分二次随汤药冲服)。
附:针药并施,治疗中风先兆法:
(1)取穴:百会、双耳尖、人中、风府、双睛明等。(根据病情予以针灸,放血或深刺)
(2)中药:定风汤:处方:生黄茋、桑枝各24克,生地黄、白茅根各30克,荆芥、竹茹、玉竹各15克,铁锈末30克,生川鸟10克(先煎2小时),再同上药同煎。
日1剂,七天为一疗程,可连服2~3疗程,以症状减轻或消失为度。
按语:中风先兆是中风发生前的危险信号,同时也是积极治疗,预防中风发生的一个要的时期。如能正确把握治疗得当,往往可使疾病得以控制,避免造成中风偏瘫,甚至生命危险。凡人年50或60岁后,自觉手指或单侧上肢或上下肢,半身发麻发木,在与颈椎病、风湿病等其他疾病相鉴别后皆应考虑“中风先兆”。当急为预防,不可忽视。从先辈祖传经验及临床体会,无论左右手,如自觉一指麻木,5年之内预防中风;二指麻木,应在四年之内;三指麻木,应在三年之内;四指麻木,应在两年之内;如五指麻木,则应一年之内。若半身上下手指和脚趾(或左或右)连肢麻木,更加头目眩晕,上重下轻,行动飘忽不稳,短在一月,长在三月之内,就要发生中风倘再加两目昏,神志恍惚,语言謇涩,唇舌发麻,则数日之内必发中风。
虽此重症,如能提高警惕,及时治疗,予以针刺,及速服定风汤数剂,多可防止发生。定风汤:宋代窦材所辑《扁鹊心书》之定风丹,本人以及原方改为汤剂加减而成。以凉血、化痰泻火之用,茅根、竹茹、生地黄、玉竹等药为主,加生黄、铁锈末以补气降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试用数十例都有显效)附:中风病用辩证法与西医检查对照分型法
近年来,国内已有不少单位,开展中风证候与ST或MR检查脑病变化的相关关系分析,其中不少研究发现,证候与脑的病变性质有一定的关系中风病的发生往往是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病机复杂,证变化急,表现多样,中医辨证较难掌握。研究中如果缺乏严格的诊疗标准以及精确数理统计处理,其结果有可能会出现偏倚。为了使中风病的证候学和临床诊断,建立在更为严格的科学基础上,在有条件的医院内对中风病急性期的病人,进行了中风病中医证侯与脑病理改变相关关系的研究。
研究结果:
1.病变性质与中风证候均质的关系:结果表明,脑病变性质与中风证侯的得分均值显著相关。出血性中风的风症,火热证的均质显著高于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的血淤证、气虚证的均质显著高于出血性中风。
2.病变性质与中风证候发生频率的关系:结果表明,脑病变性质与中风证侯的发生频率显著相关。出血性中风的风证、火热证的发生频率显著高于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的血淤证气虚证发生频率显著高于出血性中风。
综合研究结果提示:出血性中风,较多出现风证和火热证;而缺血性中风,则多见血淤证和气虚证。与中风的病机相符,与文献报道临床治疗相一致。因为出血性中风好发于中老年人,其发生是在“阴阳失调,阴陷于下,阳亢于上,内风煽动,遇用力剧烈活动,情绪激动等诱因,扰动气机气机逆化,化火生风,风火相煽,气之于血,并走于上”,导致络破脉损,血溢脉外而发为中风。通过对这类病人分析,表明出血性中风较多出现风证和火热证,风火上扰是出血性中风的基础病机之一故目前病床上出血性中风急性期采用清热化痰,醒脑开窍的清开灵注射液治疗,药证相符,因而取得较好的疗效。
而缺血性中风,多因内脏渐亏,肝肾不足气虚血运不畅,血脉淤阻,经络不通而发病。但多为一时之象,而常见的是肢体沉重无力,麻木不仁,肢体皮肤发冷,冷汗自出,舌质暗红,脉细弱等。反映了缺血性中风血淤症和气虚症是其主要的病理特征。与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相比,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气虚血淤则较为突出。
根据临床资料分析,缺血性中风确以血淤证和气虚证为多见,而着随着病程延长,病人的气虚证和血淤症愈加突出。因此,临床常使用具有益气化痰、通络熄风的药物如通络熄风注射液治疗而获效。由此可见,以辨证论治为主体,结合脑病理形态的变化,综合考虑对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无疑是有帮助的。
在研究在严格的科研设计下,利用CT检查结果与证候的得分均值、发生频率等方面,进行相关的分析,探讨中风急性期证候的病理基础和特异性对正确诊断,指导治疗,估计预后,具有一定程度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摘自《新中医》1999年8期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