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问 | 中蒙俄“万里茶道”运的是甚么茶?

2022-10-29 01:38:01 0

工具问 | 中蒙俄“万里茶道”运的是甚么茶?

  中新社长沙10月28日电 题:中蒙俄“万里茶道”运的是甚么茶?

  ——专访湖南省茶叶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茶全书·安化黑茶卷》主编蒋跃登

  作者 付敬懿 刘刚贵

  全长1.4万千米的“万里茶道”是古代一条以茶叶为年夜宗商品的长间隔商业路线。2013年,为回复这条旧道,中、蒙、俄三国联合倡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发起;2019年,“万里茶道”被列进《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豫备名单》。

  中蒙俄“万里茶道”运的是甚么茶?谜底是黑茶为主。湖南安化是中国黑茶之源、茶马旧道以及万里茶路源点,安化黑茶年夜约元末明初即在蒙、俄地域泛起,万积年间被定为官茶,遥销西北。一片古老的“东方树叶”,若何编织起“万里茶道”的传奇之旅?湖南省茶叶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茶全书·安化黑茶卷》主编蒋跃登近日接受中新社“工具问”专访,对于此入行解读。

安化黑茶博物馆。李良兵 摄 安化黑茶博物馆。李良兵 摄

  中新社记者:为什么安化黑茶被称为中国黑茶的始祖,中国黑茶成长颠末哪些阶段?

  蒋跃登:中国黑茶是一类比力特殊的茶产物,它以杀青后发酵为主要特性,远程贩运一般必要紧压,以缩小体积、限制重量。汗青上,黑茶主要知足西北游牧平易近族以及外洋平易近众弥补膳食纤维、摄入微量元素等饮食需求,于是买卖一般由官府主导,以官茶或者商茶情势,数目庞大。

  汗青上,最早到达上述三个要求的只有安化黑茶。唐末以来,安化就因茶树“山崖水畔不种自生”而为外界所知,唐末安化生产的渠江薄片就是紧压茶,史载“一斤八十枚”。明朝中晚期,安化输边之茶被肯定为官茶,壮盛时到达年产数十万担的规模,同期汗青文献中已经明确将安化所产输边茶叶称为黑茶,这是黑茶名称首次泛起。

  中国黑茶的成长,明朝之前是初期,完备的建造工艺尚在探索之中,传统黑茶产物系统还没有形成,产地仅有湖广安化、四川雅安、陕西汉南。明清是黑茶成长壮盛时期,建造工艺成熟,传统黑茶产物系统根基形成,产地向云南、广西、福建、湖北等地拓铺,黑茶产物逐渐销去外洋。20世纪以来,中国黑茶出产逐渐向机器化、现代化成长,谋划由官方垄断走向市场化。

千两茶踩制。邓吉元 摄 千两茶踩制。邓吉元 摄

  中新社记者:为什么说晋商与安化茶人配合斥地了以安化为出发点至中俄边陲恰克图的“万里茶路”?

  蒋跃登:中外茶道主要有中蒙俄万里茶道、海上茶叶之路及循丝绸之路的茶道等三条。中蒙俄万里茶道斥地以及运行中,晋商以及安化茶人一块儿创建了茶叶出产运销的完备工业链,从茶园莳植预买到茶叶初制精制、茶产物运输、行业管理等,甚为完美;且形成为了针对于行业以及万里茶道谋划运作的《行商遗要》、行业禁碑、水运章程等规程。

  晋商以及安化茶人还介入乃至主导了万里茶道斥地以及运营进程中的各项变化,如清前期废止茶马司转业“商茶”、清中期历次西北用兵的后勤保障、清晚期左宗棠茶务改革、平易近国时期易货商业以及统制谋划等。晋商以及安化茶人还一块儿创制了“三尖三砖一花卷”等长盛不衰的传统黑茶产物。

梅山文化生态园。戴爱玲 摄 梅山文化生态园。戴爱玲 摄

  中新社记者:当前中蒙俄“万里茶道”联合申遗,安化作为南边首要出发点之一,提供了哪些资料左证?

  蒋跃登:湖南黑茶文化是“万里茶道”的泉源之一。以安化为出发点,宋至近代就存在由资江进洞庭湖达汉口,再经襄阳西入或者经社旗北上的两条茶道;宋至明朝,还斥地了从安化经新化、邵阳、辰州、酉阳、广安等地的茶叶私运及易粮通道;宋至清晚期,也断续维持了从安化达湘潭,再通广州的茶叶运销通道,这些商业通道终极都汇进中国与世界交流沟通的“万里茶道”。

  安化山道高卑,交通极其未便,晋、陕等外埠茶商与本地茶农接纳肩扛、马驮等原始运输方法,将采摘初制加工的黑毛茶运至资江沿岸入行精制加工,再运向世界。他们在安化开设茶行、茶庄、茶号达300余家,还介入造桥、修路、建寺等其他公益勾当。安化县域境内现存年夜量古茶园、旧道、古拱桥及风雨廊桥、古茶叶作坊、古集镇、茶叶加工场、古碑刻等茶文化遗址遗物,充实表现昔时“万里茶道”茶市的繁荣。

永锡桥。周德舒 摄 永锡桥。周德舒 摄

  中新社记者:近代以来,“万里茶道”的逐渐衰败与安化黑茶的成长历程有何相干性,又具备怎么的代表性?

  蒋跃登:黑茶最先“走出往”促进了欧洲吃茶品茗习俗与文化,中国茶叶14至17世纪就泛起在中亚、波斯、印度西北部等地,并经由过程阿拉伯人慢慢传布到欧洲。同期,欧洲布道士起头到中国布道,并将中国茶叶及吃茶品茗习俗先容到欧洲。如意年夜利布道士利玛窦(1552-1610)《中国札记》中,就有对于吃茶品茗习俗的具体纪录。以是中国最先陈规模的茶叶出口商业在明朝,而此时作为年夜宗产物出口的,只多是已经年夜规模出产的安化黑茶等湖南黑茶,欧洲称之为“black tea”。

  尔后,直到18世纪红茶创制并出口,入而彻底代替黑茶,欧洲人还以“black tea”称号红茶。那时,在汉口英俄茶叶商战中,英商失利撤离汉口茶市,转移到印度以及斯里兰卡斥地印度红茶市场,汉口茶叶港职位地方遭到威逼。而俄商直接向茶农收购、加工茶叶,并改走江海水路海运,由汉水北上的陆路运茶商道逐渐萎缩。1905年横贯西伯利亚的年夜铁路全线通车,茶叶尽年夜部门由火车输去俄国,万里茶道淡出汗青舞台。

  湖南黑茶作为中国年夜宗茶叶的代表,最先传进欧洲,并促进“下战书茶”等糊口习性的养成。近代以来,与泰西等地域的年夜宗红茶商业、与中北亚地域的黑茶商业,一直是影响湖南经济兴衰的首要身分。据清朝《湖南通志》纪录:长沙府所属12县,共产茶约12500吨,此中安化占70%。可以说,安化黑茶蕴含着中汉文化的交融力、凝聚力,及“廉、美、以及、敬”之精力。

天道山茶园。贺迪清 摄 天道山茶园。贺迪清 摄

  中新社记者:“万里茶道”的联合申遗,对于中国黑茶及其茶文化有何踊跃作用?

  蒋跃登:万里茶道沟通亚洲年夜陆南北标的目的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明的焦点区域,并延长至中亚以及东欧等地域,展示了茶叶成为全球性商品的世界性商业繁盛期。这是一条繁荣、以及平的世纪动脉,推进沿线地域成长繁荣,形成多元文化对于话,促成平易近族交融,也将中汉文化推向全地球的人。现在,茶叶成为世界三年夜无酒精类饮料之首。

  中国黑茶至今依然保存着兴旺的成长活气。今朝安化黑茶延续出口俄罗斯、中亚、欧洲、东南亚、美洲等地,成为中华茶文化影响世界的代表之一。以申遗为龙头深化茶文化遗产庇护,既能使濒临倾圮的文化遗产获得有用庇护以及操纵,晋升平易近众对于遗产的庇护意识,也为世界领会中国提供了首要渠道。

  茶叶介入了丝绸之路、万里茶道的物质互换与文化交流,万里茶道是呈线状、群体的动态遗产,具备更高的遗产、考古以及游览价值。茶道遗存的建筑文化,以其怪异的艺术造诣以及期间特性被视为汗青缩影,为研究中国对于外商业、建筑汗青提供了珍贵的什物资料,表现出中华平易近族独有的精力价值、思惟方法以及审美取向。契合全球康健吃茶品茗新趋向的黑茶文化,也将继续融进并引领全球茶文化成长潮水。(完)

  受访者简介:

  蒋跃登,《中国茶全书•安化黑茶卷》主编,湖南省茶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现任安化县万里茶道申遗向导小组参谋、安化县茶业协会会长。2006年至2018年,兼任安化县茶工业茶文化开发向导小组组长,是安化黑茶回复决议计划的亲历者以及黑茶振兴的指挥者、执行者,介入“万里茶道(湖南段)”申遗事情。

关键字:  古茶园  万里茶道  戴爱玲  明代中晚期  清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