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韭秋打汤的标准配方及用量——作用及功效
【方剂出处】清·《医林改错》
【标准配方】当归牛膝红花生地黄各三钱(各9g桃仁四钱(12g)枳壳赤芍草二钱(6g)柴胡钱(6g)桔梗川芎各一钱半(各4.5g)
水煎服,每日2次.
【作用与功效】功效活血祛瘀,理气止痛.主治瘀血凝滞,经闭不行,或行经腹痛,或头痛胸痛日久不愈,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心悸失眠,日晡潮热,舌淡,苔白,脉沉迟或弦细.
【临床应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肺挫伤脑外伤综合征、失眠、血瘀性头痛等病症.
1.心力衰竭将12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剂量服用硝酸酯类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加味血府逐瘀汤.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舒张末期容积、SV及EF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SV及EF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ET和AngⅡ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LD和AP水平无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ET和AngⅡ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且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新中医》2011年第1期)
2.肺挫伤本方治疗76例肺挫伤患者,治疗组38例采用中成药血府逐瘀汤加西医疗法;对照组38例采用单纯西医疗法,疗程为1周采用OISI积分进行评估.结果:2组治疗后OISII积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非常有显著性意义(P<0.01).2组积分差值比校,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新中医》2009年第1期)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00例患者均以盐酸二甲双胍和/或格列吡嗪、阿卡波糖、胰岛素、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疗程为7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3.3%,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对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率治疗组为54.0%,较对照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年第8期)
4.脑外伤综合征本方根据辨证加减治疗38例头颅外伤综合征的患者,疗程为1周.以临床表现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治愈25例,显效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1%(《辽宁中医杂志》2009年第11期)
5.失眠本方口服治疗40例顽固性失眠患者,程为2周.以临床表现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临床治愈19例占47.5%,显效12例占30.0%,好转6例占15%,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年第9期)
【按语】本方用桃仁、红花、川芍、赤芍活血祛瘀当归生地黄活血养血,使瘀血去而又不伤血;柴胡、枳壳舒肝理气,使气行则血行;牛膝破瘀通经,引瘀血下行;桔梗入肺经,载药上行;草缓急,通脉以调和诸药.
本方临床应用广泛,还可治疗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缺血、室性早博、心肌梗死、高血压病、缺血性脑卒中脑血栓、脑梗死、头痛、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萎缩性胃炎、胆囊炎、粘连性肠梗阻、顽固性呃逆、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哮喘、肋软骨炎、胸腔积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动眼神经麻痹、视网膜病变顽固性口腔疡、爆震性耳聋、慢性前列腺炎、男子不育症、更年期综合征、乳腺炎及乳腺增生、原发性痛经、继发性闭经、宫外孕、中止早期妊娠、结节性动脉炎静脉炎、帽状腱膜下血肿、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以及神经症等.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该方具有以下方面的作用:①改善血液流变性和微循环;②扩张血管,增加缺血器官血流量;③抗心肌缺血损伤;④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液的浓、黏、聚、凝状态,迅速建立侧支循环,减少血管通透性,使水肿减轻,使血液运行通畅,从而改善局部组织的红肿疼痛不适.
上一篇: 菠菜粥的功效和方法_怎么做菠菜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