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鳗的营养价值与食用禁忌_河鳗的营养成分与性征用法
【性征】河鳗,又称白鳝、蛇鱼、风鳗、青鳗和白鳗等,与海鳗一起并称鳗鲡。海鳗又称勾鱼、门鳝、海鳝和麻鱼等。
河鳗身体长形,表面多黏液,上部灰黑色,下部白色,前部近圆筒形,后部侧扁。头尖,眼小,嘴尖而扁,上颌长于下颌,两颌及犁骨上有细牙。鳞小,埋在皮肤下面。背鳍、臀鳍和尾鳍连在一起,无腹鳍。主要生长在长江以南的江河湖泊及池塘中,产卵期到大海中。以捕食小动物为生。近年来人工养殖河鳗数量大。
海鳗主要产于朝鲜、日本和我国辽宁、山东沿海一带。每年入伏时盛产,以农历正月为最肥,形状酷似河鳗,因此也称鳗鲡、海鳝等。海鳗长达60厘米左右,背侧是白褐色,腹部也是白色。与河鳗一样,同为上等食用鱼类,性平味甘。
河鳗以湖池产且肥大者为佳,海鳗以大而肥者为佳。
【营养】每100克河鳗肉中含水分约64.8克,能量为954.6千焦,蛋白质16.4克,脂肪17.8克,碳水化合物0.2克,维生素A原325微克,尼克酸3.8毫克,维生素E4.92毫克,钙60毫克,磷248毫克,铁2.2毫克,镁23毫克,铜0.18毫克,硒25.3微克,胆固醇177毫克。其特点是含脂肪量高,含胆固醇也较多。
每100克海鳗肉中约含水分72.3克,能量为757.8千焦,蛋白质为18.5克,脂肪3.6(福建晋江)~17.6(山东烟台)克,碳水化合物1.1克,维生素A原22微克,维生素B1 0.04毫克,维生素B2 0.09毫克,尼克酸3毫克,铁0.8毫克,镁31毫克,铜0.05毫克,硒26微克,胆固醇83毫克。其营养特点与河鳗相比,脂肪含量要低得多,胆固醇含量也少。
河鳗与海鳗在很多方面都有共同的特点,宜忌范围和用法也大体相同,统称为鳗鲡食品。
鳗鲡的肝脏称为鳗肝,每100克鳗肝中含有维生素A1500~3000国际单位,是夜盲人的优良食物。
【宜忌】鳗鲡为名贵食用鱼类,滋补价值高,为食药两用的佳品。中医认为鳗入肝、肾、脾经。具有补虚、养血、祛湿、抗痨等功效。适宜于久病羸弱、五脏虚损、贫血、肺结核、妇女崩溃带下、小儿疳积、小儿蛔虫以及痔疮和脱肛病人食用。此外,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鳗鲡体内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丰富,在所有鱼类中独占鳌头,还含有一种很稀有的西河洛克蛋白。常食此鱼,能使血钙值有所增加,使身体强壮。西河洛克蛋白则具有强精作用。
【用法】鳗鲡肉肥味美,煎炸、红烧、炒、蒸、炖、熬汤,无所不可。如黄焖河鳗、夹烧鳗鱼等。
晒干后的鳗肉称为鳗鲞,食用时可用水发之,切丝入汤,味道也很好。鳗鲞以产于浙江沿海的产品质量最佳。若不用水发,加绍酒、葱结、姜片,上笼隔水蒸15分钟后去皮骨,味道更美。
锅烧河鳗是一道名菜,其制作方法是:用剪刀将约500克重的一条河鳗从胸鳍处和肛门处各剪一刀,将大骨剪断,使皮肉仍就相连;放尽血,放在水桶中加热水,揩去鱼身上的黏液;再用竹筷从颈部开刀处插入,将内脏卷出,用清水洗净,斩去头尾,切成4.5厘米长的段,但在切断大骨时仍要使皮肉相连。取大碗一只,将河鳗肉段按顺序圈在碗中,加葱结、姜片、绍酒,放在蒸笼里蒸一小时,蒸至酥烂时取出并拣去葱姜。再将炒锅内放入25克猪油,烧热后放入葱段、姜末煸出香味,随即将蒸酥的河鳗肉连同25克猪板油丁一起倒入锅中,再加绍酒、酱油、白糖、味精、鲜汤,加盖用小火焖烧10分钟,汤汁烧浓时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