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阜城一村庄建“合作幸福院” 引白叟进住乐享晚年
衡水9月17日电 (崔志平 苗凤强)秋天,走入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王集乡南张庄村,“合作幸福院”的一排平房掩映在绿树红花中。白叟们在院子里晒着太阳、聊着天,有的在勾当室打牌、下棋,有的在广场上遛弯……
为解决屯子留守白叟养老难题,2012年南张庄村在新屯子建设的同时,计划建设“合作幸福院”,鼓动勉励60岁以上有糊口能力、无出产能力的留守白叟,将原有危旧衡宇置换成幸福院公寓房。公寓房还可由子女继承,且白叟栖身时代的船脚、物业费由村里承当。领会到村里制订的衡宇置换尺度,根基不掏钱就能搬到前提很好的新家,白叟们怅然赞成置换。
“合作幸福院”座落在南张庄村中央,是坐北朝南的一排平房套间。17家住户同一安装蓝色防盗门,各自自力又可互相照应。套间有两室一厅以及一室一厅两种户型,自力厨卫,集中供热,南北通透,配备比照楼房尺度。
走入“合作幸福院”的刘恩枝白叟家里,吸引眼球的是满屋的绿植。“做饭用自然气,茅厕用的抽水马桶,十分利便。冬天屋里是地热,温度正好,并且水电热用度全由村里出,小我不花一分钱。”刘恩枝乐和和地说,“望到这么好的前提,村里不少白叟都想住入来,老姐妹们在一块儿唠唠嗑,挺好的!”
2014年,李凤英第一个进住幸福院。虽曾经数次被儿子接到城里,可她住不习气,就相中了这里。“比住楼一点儿也不差,不想做饭,可以往食堂吃,一天也就两元摆布。”李凤英逢人就夸小院的益处。今朝,全村共有18位60岁以上的白叟栖身。
“不光是卫生室离患上近,小广场、剃头馆、超市、食堂都围着幸福院。村委会就两步遥,村干部天天都到白叟那儿转转,有啥事儿都能实时解决。”南张庄村党支部布告孔祥建说:“白叟们置换出来的宅基地,村里同一计划建设了4栋楼房,全村140多户都搬入了楼房。”
阜城县平易近政局局长朱辉暗示,“合作幸福院”的养老模式,白叟的糊口情况以及社交圈没有产生变革,更合适白叟的养老生理。并且村党支部以及村委会更领会村平易近意愿,在建设以及运营上想出的法子更接地气,让白叟们乐享晚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