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维军在前往开幕仪式的路上被哪国人堵住(顾维军案是怎么回事)

2022-11-14 22:31:59 0

顾维军在前往开幕仪式的路上被哪国人堵住(顾维军案是怎么回事)

格隆汇APP原创首发,十档行情Level-2免费送!

作者:格隆汇·江户川柯南

“风云四十年”系列

1978-2018,风云四十年。四十年中,许多中国企业潮起潮落;聚光灯下,风云人物们的命运起起伏伏,他们中有些人留在了史册上,有些人则留在了人们的心里。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格隆汇隆重推出“风云四十年”系列,让我们一起看看四十年来那些依然活跃在商界一线的风云人物们。

6月中旬,最高人民法院公开审理顾雏军等虚报注册资本,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挪用资金再审案。顾雏军这个名字再度走进了中国人的视野。

顾雏军是曾经的格林柯尔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格林柯尔制冷剂(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顺德格林柯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和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十多年前,他是中国企业界威名赫赫的风云人物,头衔长得一口气读不完。

十多年后,他是一个四处奔走的鸣冤者,他的头衔只剩下两个字:原告。

究竟是什么让这位曾经的商界大佬沦落到这般田地?这是一个谜,需要我们认真去思考。

顾雏军,江苏扬州人,生于1959年。

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聪慧的顾雏军考上江苏工学院,学的是内燃机专业。那时候他春风得意,常常以一副“吾非凡人”的气势出现在校园里,经常扬言要拿下诺贝尔奖。鉴于他成绩优异,而且有新想法,校方觉得他是个学术苗子,打算让其留校,然而临近毕业时,顾雏军和班长为一点小事起了争执,脾气火爆的顾雏军当众抽了班长两个耳光!出了这样的事情,留校已不可能,但顾雏军凭借自己优秀的学习成绩,考入天津大学制冷专业,成了他们本科毕业班唯一一位考入外校的研究生。

这是一次逆天改命的操作,他成功了,那一刻似乎所有的过往都只是过往,什么都不能阻挡他前进的步伐。

草灰蛇线,伏笔千里,这起看似因祸得福的事件意味深长。若干年后,顾雏军凭借他的刚强个性在中国制冷行业硬生生打出一片江山,然而他的暴躁脾气也让他背上了“科龙专制者”的恶名,并最终毁掉了他的商业帝国。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当年那个聪明、出新、狂妄、暴躁的少年不懂这些深邃的人生哲理,这是他的性格,这也注定了他的命运。

1988年,顾雏军在英美合办的权威杂志《能源》上发表了论文《一个新型热力循环的研究》,这就是饱受争议的“顾氏循环理论”。顾雏军认为,顾氏循环理论突破了传统的卡诺循环理论,是一项划时代的伟大创新,然而中国学术界对这套理论根本不认同。学界泰斗们认定顾氏循环不成立,顾雏军的研究生导师吕灿仁更是直接指出:“顾氏循环理论是骗人的!”但顾雏军本人不仅坚持,还对批驳者提出了名誉侵害指控,不惜孤身挑战学术界。

那些年,顾雏军一边跟学术界打笔战,一边为顾氏循环理论寻找突破口。1989年,顾雏军受人邀请,赴英国考察,并在那里创立了格林柯尓公司,发明了格林柯尓无氟制冷剂。此后,顾雏军花了17个月的时间,收购了一家美国同业公司,使格林柯尓制冷剂产品在美国的市场份额提高到20%。从此开始,顾雏军的身份从一名技术人员变成了一位企业家。

1995年,已经在全球建立了9家格林柯尓的顾雏军回到了中国,开始了新的事业。顾雏军走的是一条“先海外后国内”的特殊路线,因此他在国内建立的公司都是按照美国、香港上市公司的标准来运作的,与大多数中国民企的草根套路完全不同。显然,这种全新的打法让格林柯尓系公司天然就比其他中国民企更适合资本运作。

2000年7月,格林柯尓科技控股公司在香港创业板上市,一举融资5.5亿港元。上市后,顾雏军卖出旧股,套现3个多亿,又分红1个亿,一时之间,名声大噪,成为那个时代中国企业界的领军人物。然而顾雏军并不满足于这些荣耀,他开始酝酿收购科龙电器。科龙电器成立于1992年,1996年在香港上市,1999年在深交所上市,业务涵盖空调、冰箱、冷柜、小家电等多个产品系列,是当时中国最大的白电制造企业,“科龙”还是中国驰名商标。

2001年对于顾雏军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他登上《福布斯》2001中国富豪排行榜第20名。《福布斯》在介绍顾雏军时这样写道:“41岁的顾,早在20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投资开发环保节能的不含氟利昂的制冷剂。格林柯尔在英国和天津均设有生产基地,它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非氟利昂制冷剂的生产厂商之一。”

同样是2001年,格林柯尓开始收购科龙。这一年,科龙刚刚被《财富》杂志评选为中国上市公司百强企业,对于这样一家知名国企而言,格林柯尓就是“门口的野蛮人”,因此当格林柯尓开始收购科龙时,中国舆论哗然,各界对这一事件的争执远比姚老板染指万科时还要激烈,就连央视的王牌节目《经济半小时》都进行了大量报道。

2002年,一篇名为《从“科龙事件”谈柔性管理》的文章在网络上开始流传。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提到了两个时代标志人物,一个是当时正处在风口浪尖上的中国企业家顾雏军,一个是当下正处在风口浪尖上的美国总统特朗普。该作者认为,顾雏军是“善良的管理人”,他在科龙拿12元年薪的事与特朗普拯救破产企业时的艰苦作风如出一辙,他们都是企业界的典范。

该文的作者叫郎咸平。

郎咸平,1956年生于台湾桃园县,他与顾雏军差不多算是同龄人。

与顾雏军一样,郎咸平也出身于一户普通人家,家境并不太好。据郎教授的原配黄女士回忆,八十年代郎教授留美期间,家庭经济非常拮据,不得不靠发妻给人做保姆、在唐人街做缝纫工来过活,像食物中毒、被黑人打劫之类的事情都是家常便饭。郎教授的人生直到1994年才迎来重大转机,那一年他孤身前往香港中文大学就职,此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郎教授那时候是一位前途无量的青年学者,但与其他学者不同的是,他更钟情于书斋之外的花花世界。

2001年4月,郎咸平炮轰德隆系,把这个“A股第一强庄”批的体无完肤,引发金信信托挤兑风波,从此后郎咸平以“股侠”身份走入公众视野。2002年,他写下《从“科龙事件”谈柔性管理》一文,为当时的焦点人物顾雏军分解压力。顾雏军曾对媒体说:“那时候他写完这个,还专门来我公司找我邀功,常常把我那辆粤港两地牌照的车拿去开,起码有五六十次。”

到了2004年年中,德隆系败局已定。唐万新的末日换来了郎咸平的如日中天,那个时候他穿梭于各个场合,不断发表演讲,是中国最红的财经大V,没有之一。

2004年8月9日,郎咸平在复旦大学的一次演讲活动中,先是炮轰海尔,然后矛头一转,对准了格林柯尓。在这个题为《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的演讲中,郎咸平质疑顾雏军在收购活动中卷走国家财富,一下子把顾雏军送到了悬崖边上。

在这篇雄文里,郎咸平写道:“顾雏军真的花了40个亿的真金白银吗?仔细研究上述投资活动可以发现,占其中绝对比重的是对南昌工业园的投资活动共计3.6亿美金,对于这样的投资活动我们有理由认为其支付活动不是一次性的,而且目前这项投资也仅仅是签订了意向而已。那么,40亿除去合人民币30多亿的3.6亿美金,我们发现,顾雏军用于他的‘收购风暴’的资金其实只有9亿多元人民币,而这9亿元换回来的是一些响当当的企业,资产总值共计136亿。”、“顾氏就用这区区9亿元撬动了100多亿国有资产。我们有理由认为这种以较小成本‘撬动’整体产业的操作是一种时机、条件、谋略和操作手法上的精心设计的共同结果。”

多年以后,出狱的顾雏军曾对媒体说:“他收了别人的钱,开始骂我,这个人无耻之极!”

十天前,顾雏军案被最高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虽然至今尚未宣判,但相信判决不久之后自会揭晓,届时郎顾之争究竟孰是孰非,或有公论,我们就暂且不在这里多说了。

让我们回到文章最初的那个问题:“究竟是什么让这位曾经的商界大佬沦落到这般田地?”诸位有答案了吗?

有人可能会认为,真相就像顾雏军所说的那样:郎咸平收了别人的钱,做局陷害顾雏军。然而真相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并不知道。有关这方面的探寻就交给警察去处理吧,那不是我在这里想讨论的话题。

著名的高中生侦探工藤新一有句名言:“真相只有一个。”在刑侦方面确实如此,但在社会问题上,真相往往很复杂,所以江户川柯南也有一句名言:“真相往往不止一个。”郎咸平的那篇文章充其量不过是顾雏军案的导火索,真实的原因没有那么简单。

2018年的人们或许已经忘了2004年前后的社会状态,所以在这里,笔者先要啰嗦几句历史。

中国人谈起美国经济的时候,偶尔会说说美国的失业率问题。失业,这是一个西方概念,这个词在中国,流行的叫法是“下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遭遇过几轮下岗潮,最严重的一轮起于1993年。

据劳动部门公布的资料:1993年有下岗职工累计300万人,1994年累计360万人,1995年累计564万人,1996年累计815万人,1997年累计1152万人,1998年累计1714万人,1999年累计2278万人,2000年累计2699万人,到2001年6月累计2811万人。需要指出的是,1998年-2001年6月的增量只考虑了国有企业,而1993-1997年的数据是指城镇全部企业的下岗职工。

据2000年、2003年的《中国统计年鉴》记载,1995-1997年国有单位职工人数变化不大,分别为10955万人、10949万人,10766万人。但从1998年开始,人数就开始暴跌:1998年,8809万人;1999年,8336万人;到2002年,这项数据已经滑落至6924万人。 6年间,国有单位职工减少将近4000万,其中大部分是因为下岗潮。与此同时,城镇集体单位职工人数也呈大幅下降之势,从1995年的3076万人变为2002年的1071万人,减少2000万。下岗人员增多,城镇登记失业率攀升,1995年2.9%,2002年4.0%,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城镇登记失业率,不是整体的失业率。199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冯兰瑞认为:“如果再加上城镇新增长劳动力、农民工等,‘九五期间’失业率可能达到21.4%,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在那一轮下岗潮中,国有企业资产流失也非常严重,许多地方小国企以“改制”之名,被一些关系户以极其低廉的价格纳入私人名下,这一现象尤其以东北地区最为突出。现在网上有很多关于东北地区的吐槽,但东北老大哥是怎么沦落到这个地步的?是什么摧毁了东北人民的精神?这是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

90年代的下岗潮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但是组织上要求人民群众情绪稳定,于是中国人民的情绪很稳定。1999年的春晚,某知名小品演员在舞台上对下岗工人说:“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谁都能一帆风顺呢,谁这辈子还不遇上点事呀。你就那我来说吧,十八岁毕业,我就到了自行车厂,我是先入团后入党,我上过三次光荣榜,厂长特别器重我,眼瞅要提副组长,领导一跟我谈话,说单位减员要并厂,当时我就表了态,咱工人要替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时隔多年,下岗工人心里仍然有一句“#%*”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有国才有家,深明大义的中国人非常明白这一点,所以面对国家的时候,中国人的双眼总是饱含泪水。但是面对资本家的时候,那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子曾经曰过:“治国何患?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中国人最信服这个了,所以当下岗工人遇到暴发户的时候,那情绪当然是可想而知的。

郎教授是文化人,他深深地懂得中国人爱看点什么文章,而顾雏军是一个生意人,除了懂赚钱什么都不懂。正因如此,2004年郎顾之争爆发的时候,社会舆论几乎是一边倒地挺郎反顾,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顾雏军的下场当然是好不了。

其实,郎咸平教授一贯就是以炮轰国内知名企业来行走江湖的。那时候除了格林柯尓,他还轰过TCL和海尔,然而李东生、张瑞敏们的个性比顾雏军要沉稳地多,他们根本不予理睬,自己该干嘛干嘛,任由郎教授随便轰。但是,顾雏军刚强的个性、暴烈的脾气都让他像一个炮仗,一点就着,只是这一次,他把自己的基业炸到了九霄云外。

也许,顾雏军曾经后悔过,后悔为什么不能管住自己的嘴呢?为了一时气愤,就去跟郎咸平硬干,这样真的好吗?

但是,一切都已经无法重新来过。

在那场郎顾之争中,顾雏军两次反击,还搬出了官方研究机构,然而这一切并没有什么卵用,论战不但未能终止,反而成为了一场全民网络大辩论。这是一场从一开始就注定结局的大辩论,没有任何人给顾雏军站台,在这样的局面之下,他就算是千手观音也应付不过来,于是郎顾之争很快就成了顾雏军的大溃败。

在这场大辩论的过程中,主题一直在变。起初是在讨论格林柯尓是否有问题,然后讨论顾雏军是否有问题,接着又讨论格林柯尓的每一场收购是否有问题,人们把顾雏军和格林柯尓的所有细节都撕开了看,放在显微镜下仔细地分析。这是一种恐怖的钻研精神,它足以让任何被研究对象精神崩溃。

舆论的锋芒从权钱交易转到官商勾结,从官商勾结转到瓜分国有资产,从瓜分国有资产又转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话题越来越宏大,仿佛是在讨论人类社会不平等的根源问题。这样的场景不是一个小小的顾雏军所能承受的,没有任何具体的个人能够替全人类承担这么沉重的责任。

2005年5月,科龙因涉嫌违反证券法被证监会立案调查。顾雏军曾痛心地说:“如果没有郎咸平的炮轰和中国证监会的入驻调查,科龙今年本是高速增长的一年……郎咸平等于是毁了科龙!他的很多说法都是胡说八道,导致的直接结果是银行追债,开始只收不放了。”

顾雏军的这番话说明,他那时候依然没有认识到问题的根源到底出在哪里。

毁掉格林柯尓大业的是郎咸平吗?是证监会吗?如果这样想,那么未免太单纯。顾雏军事件背后还有深层次的社会原因,他只是一个在错误的时间点上出现的倒霉蛋,即便他不出现,也会有别的什么人出现。这是一场很难避免的社会悲剧,这才是我们今天应该深入思考的社会课题。

2005年7月底,包括顾雏军在内的9名科龙及格林柯尔高管被警方控制,此后因涉嫌虚假出资、虚假财务报表、挪用资产和职务侵占等罪名被警方正式拘捕。2009年,广东高院宣布,顾雏军犯虚报注册资本罪,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最以及挪用资金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罚款680万元。

入狱七年,刚强一辈子的顾雏军也曾经低下了头:他在拥挤的牢房里为了生存,甚至要买烟贿赂杀人犯以求保护自身的安全。这是顾雏军从前从未想到的事情,他竟然会沦落到这步田地。

但是,七年中他从未认罪,这是他生而为人最后的骨气。

2012年9月,出狱的顾雏军召开新闻发布会,他给自己做了一顶帽子,上面写着六个大字:“草民完全无罪”!

2018年6月,顾雏军案被最高人民法院公开审理。尽管尚未宣判,但案子毕竟有了一线曙光。

与此同时,郎教授已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没有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了。

2004年“郎顾之争”让郎咸平一战成名,他成了“中国最有良知的经济学家”,万众瞩目的“郎监管”。2006年,郎咸平再接再厉,在“上海社保案”中成了民众们最敬仰的人。此后,他一直就是一位生活在闪光灯下的学者。

对此,凤凰财经曾专门总结说:“短短数年间,郎咸平从籍籍无名到大名鼎鼎。而这期间,郎在公众面前表达的思想也经历了两次转向:从技术性的财务分析到战略家的指点江山,再到碎片化的时评家。这两次转向正对应着社会情绪的起起伏伏。或者说,是郎对社会情绪的精准把握。”

郎咸平是个聪明绝顶的人,他一看就知道台下的受众是什么样的人,他完全清楚在不同的场合下用哪种方式表达自己最合适。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聪明人,也有失手的时候。

2011年6月,郭美美事件爆发。8月,郎咸平就在《财经郎闲评》节目中,对郭美美母女进行了独家专访。在节目中,连股票名字都说不全的郭美美母女用炒股的故事来解释自己巨额财富的来源,对此,郎教授表现非常暧昧,甚至不断地给郭氏母女提示。吃瓜群众不满了,纷纷指责郎咸平刻意洗白郭美美,这是怎么了?

2011年,郎教授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走到了一起,频频为其站台。2013年,泛亚在乌鲁木齐举办投资报告会,声称郎咸平将出场参加,结果主办方热线电话被打爆,一票难求。2015年泛亚丑闻爆发,为其站台的郎咸平、宋鸿兵等人成了过街老鼠,到处被人围追堵截。

2016年3月,快鹿事件爆发,郎咸平发微博澄清,但很快就被媒体扒出了内幕,原来……呵呵!

2016年8月,郎咸平又身陷“小三门”,被曝出空姐小三被睡还倒贴900万的故事,郎教授果然懂经济。

2018年了,这位本已被人渐渐遗忘的郎咸平教授又被顾雏军事件带回了公众视野。顾雏军曾不止一次地对媒体表示:“我要告死郎咸平!”看来,郎顾二人之间的恩怨是解不开了。

结 语

七年的牢狱生活没能摧垮摧垮顾雏军的刚强个性,但格林柯尓的的确确是被摧毁了。无论顾雏军有过多么辉煌的过往,今天的中国企业界都早已不是他的江湖。

顾雏军究竟有没有罪,相信最高人民法院会给个说法,这对顾雏军本人很重要,对中国企业界更重要。经济主体财产权的有效保障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原审此案的铸成,是对当时整个企业家队伍起到寒蝉效应的标志性事件。所谓有恒产者有恒心,历史上,公权力侵害私有产权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此案的结论将给中国的民营经济队伍的活力和经商环境的改善打上一针有力的强心剂。

而那些聚光灯下的人,也千万不要以为这件事与自己无关,人生难料啊!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就是凄凉的人间……

关键字:  顾维军在前往开幕仪式的路上被哪国人堵住  顾维军案是怎么回事  顾维军医药工程协会  顾维军 的简历  顾维军案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