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_不同炮制方法有哪些

2023-06-06 09:31:14 0

鹿角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_不同炮制方法有哪些

【来源】本品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Cervus elaphus Lina e us已骨化的角或锯茸后翌年春季脱落的角基,分别习称“梅花鹿角”、“马鹿角”、“鹿角脱盘”。

【产地与产地加工】主产于新疆、青海、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区。脱角多于春季拾起,除去泥沙,风干。锯角一般在冬季或早春,将鹿角至基部锯下,风干。砍角一般在冬季,将雄鹿杀死后,连脑盖骨砍下,除去残肉,洗净风干。

【历史沿革】晋代有烧灰,锯截截屑法(《肘后》)。唐代有烧成炭、炙(《千金》),酒淬法(《产宝》)。宋代有牛乳、大麦蒸(《圣惠方》),去毛酥炙(《总录》),醋炙法(《三因》)。明代有蜜炙(《蒙》),醋煮(《人门》),米泔浸法(《景岳》)。现行有蒸(《规范》),煨制法(《集成》)等。

【炮制方法】净制洗净,晾干(《中国药典》1995年版)。

切制

1.浸切洗净,锯段,用温水浸泡,捞出,镑片,晾于;或锉成粗末(《中国药典》1995年版)。

2.蒸切取原药材,用温水浸泡,除去血水,蒸热镑片,干燥。取净鹿角片,研成细粉,或取净鹿角锉末研成细粉(《规范》)。

3.酒蒸切将酒灌入鹿角横截面的蜂窝状空隙中,俟酒充分浸透后,蒸2小时,趁热镑1mm厚的片,晒干(《集成》)。

炮制煨制:先将糠皮加入锅内,再加鹿角,用糠皮盖好,用炭火煨4~6小时,至能折断为度(《集成》)。

【成品性状】鹿角:为圆形或椭圆形薄片。表面灰色或灰褐色,中部有细蜂窝状小孔。周边白色或灰白色,质细密。体轻,质脆。鹿角粉:呈粉末状,白色或灰白色。无臭,味微咸。

【性味与归经】咸,温。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温肾阳,强筋骨,行血消肿。用于阳痿滑精,腰脊冷痛,阴疽疮疡,乳痈初起,瘀血肿痛。

【用法与用量】6~15g,先煎;鹿角粉吞服。外用磨汁涂,或研细末调敷患处。

【处方应付】处方写鹿角付鹿角片;写鹿角粉付鹿角粉。

【炮制作用】“生用则散热行血消肿辟邪,熟用则益肾补虚强精活血”(《握灵》)。炮制后有利于调剂和制剂。

【化学成分】主含胶质,磷酸钙,碳酸钙,氮化物。氨基酸有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等。从多毛鹿角的正丁醇提取物分离出6-氧嘌呤、尿嘧啶、尿素和肌酸酐。

【现代研究】工艺研究:高温加压法:取鹿角,锯成20cm的短节,冬季温水浸泡2

天,夏季浸泡1天,使其浸透,放人高压锅内,进行高温加压(105℃~121℃),蒸15~20分钟,趁热切成薄片即得。此法浸泡时间和蒸制时间均较原工艺缩短,效果好将鹿角样品分成六组,A、B、C三组用高压蒸制法炮制,D、F、G用药典法炮制。高压蒸制法:蒸汽消毒器内放人适量的水,将A放入其内,加盖,置电炉上,使内部压力自然上升至1.4kgf/cm?开始计时, 持续1.5小时。待压力降至零刻度时取出鹿角, 自然冷却即得。B、C同上。对以上六组样品分别进行水溶性浸出物测定,计算煎出率。结果:A、B、C比D、F、G分别高出11.7%、11.3%、11.6%。本法周期短、省时省力。切药机切制法:取整枝鹿角,主枝锯除基部突起,其余锯成6~8cm小枝,顺劈开。每段2~4瓣,剔除枯角,人水浸泡,鹿角浸透后,捞出,沥去水,上蒸笼蒸约半小时,使软后,趁热取出立即上机切极薄片,再干燥即得。加工后鹿角饮片呈不规则卷曲状薄片,一般片厚1mm,灰白色或灰褐色,油润光泽,半透明,质软脆,基本达到鹿角饮片质量要求。

【贮藏与保管】置通风干燥处。

关键字:  鹿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