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赤芍一般用量是多少克_赤芍的用法用量
赤芍苦寒,通经镇痛,活血祛瘀,
缓解腹痛,清泄肝火,治目肿痛。
(一)传统用法
赤芍性微寒,味苦,人肝经。功效为散瘀活血,清泄肝火。
本品人血分而行血滞,能通经消痈肿,又能清血热泄肝火,而缓和疼痛。
1.胁痛、经闭、痈肿常与当归、川芎、桃仁等同用。
2.肝火目赤肿痛常与桑叶、菊花等同用。
(二)用量标准
煎服6~15克。
(三)使用注意
血寒经闭者不宜用。反藜芦。
(四)施治鉴别
赤芍与牡丹皮均能凉血祛瘀,故临床上常相须为用。前者活血祛瘀力强,善于散瘀止痛;而后者清热凉血强,善清阴分虚热。
(五)名医绝招
施赛珠(上海医大附院教授)
炎症性、血管阻塞性疾病伴有疼痛者,用赤芍为佳;慢性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慢性肾孟肾炎)治疗中加用赤芍可起到增强疗效的作用。
无实热证者,不宜用赤芍。
治疮疖类,以赤芍30克,配伍连翘、栀子各10克。
治慢性尿路感染湿热证,以赤芍30克,配伍黄柏、紫花地丁各30克,车前子、车前草各15克。
治糖尿病下肢麻木刺痛,以赤芍30克,配伍川牛膝30克。治冠心病、心绞痛,以赤芍30克,配伍丹参、黄芪各30克。治过敏性紫癜、红斑狼疮,以赤芍30克,配伍紫草30克,生地黄15克,牡丹皮10克。
治下肢丹毒,以赤芍30克,配伍黄柏、川牛膝各30克,泽兰15克。
治月经过多,以赤芍15克,配伍香附10克。
姜兆俊(山东中医药大学附院主任医师)
血虚证及疮疡溃后无瘀血者,不宜用赤芍。
赤芍配伍用量为10~30克。
治疮疡阳证,配伍金银花、蒲公英各30克,紫花地丁、连翘、板蓝根各15克。
治腹部炎性肿块,配伍红藤30克,当归15克,桃仁、红花、穿山甲、三棱、莪术各10克。
为使外科疾患的炎症减轻,病灶局限,渗出减少,促使炎性肿块的消散,配伍当归、丹参各15克,川芎、桃仁、红花各10克。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肢端动脉痉挛病,配伍丹参30克,当归、鸡血藤各15克,川芎10克。
偏热者,加金银花、玄参各30克;偏寒者,加熟附子、桂枝各10克;偏气虚者,加生黄芪30克,党参15克;偏湿热者,加苍术、黄柏、防己各10克。
焦西妹(青岛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
赤芍配伍用量为6~15克。
治急、慢性盆腔炎,配伍清热、凉血、活血药;治瘀血所致的腹痛、癥瘕;配伍桂枝、香附、延胡索、三棱、莪术各10克;治经闭腹痛,配伍红花、当归尾、川牛膝、三棱、莪术各10克。
许润三(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
赤芍主治由血热或血瘀引起的一切病证。症见红肿热痛等皆可用之。虚寒证忌用。
治气滞血瘀腹痛,以赤芍15克,配伍炒枳实15克;治血瘀腹痛、血瘀包块,以赤芍20克,配伍当归20克;治急性热证腹痛及痉挛腹痛,以赤芍15~30克,配伍甘草10克。
余鹤龄(江西省中医研究所研究员)
赤芍主治疔毒恶疮,症见疮赤肿痛之早期,阳证外疮,邪盛血热者。
治面疔、唇疔、手指疔,疖痛等急性化脓性感染疾病,以赤芍10~15克,配伍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各15~30克,当归尾8~10克,半枝莲15~20克,野菊花、草河车各10~20克。
夏桂成(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
赤芍配当归、红花则以活血化瘀止痛为主,用于瘀血性疼痛出血不多者;赤芍配五灵脂、蒲黄则以化瘀止血祛痛为主,用于瘀血性疼痛出血量多者。
赤芍、白芍味酸,不仅有缓挛急止疼痛作用,而且有抗过敏作用,在抗精子抗体阳性时,也是必用之品。
治经行腹痛、产后腹痛及急、慢性盆腔炎,以赤芍6~15克,配伍当归、五灵脂、延胡索等。
高淑华(南京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赤芍在妇产科为常用药。但虚证,如月经过多、妊娠泄泻、先兆流产等忌用。
治慢性盆腔炎,以赤芍20克,配伍丹参、蒲公英各15克,三棱、莪术、昆布、海藻各12克,黄柏10克。
治子宫肌瘤,以赤芍15克,配伍三棱、莪术、茯苓、昆布、海藻各12克,地鳖虫6克,桂枝10克。
治闭经,以赤芍15克,配伍当归、川芎、熟地黄、牛膝、益母草各10克,红花6克。
治陈旧性宫外孕,以赤芍20克,配伍三棱、莪术、桃仁、丹参各12克。赤芍能促使宫外孕的血液及血肿吸收,因而对陈旧性宫外孕有满意疗效。
张崇鄯(张家口中医研究院主任医师)
赤芍性凉,体虚寒者慎用或忌用。但感染性炎症伴出血者,不在忌用范围,如泌尿系感染伴血尿者,可用赤芍,其效果较好。
治肝郁胁痛,以赤芍15克,配伍佛手15克,桂枝、香附各12克,当归、延胡索、青皮各10克,木通8克。
治缺血性腰腿痛、关节痛、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雷诺病、下肢静脉炎,以赤芍30克,配伍黄芪30克,鸡血藤20克,桂枝15克,青风藤12克,当归10克,制没药8克,生甘草5克,细辛3克。
谌宁生(湖南中医学院一附院主任医师)
赤芍有护肝利胆退黄作用。长期临床实践证明,重用赤芍对退黄有显效。故认为赤芍为治黄要药,出现高胆红素血症时必用之。
治肝病黄疸,出现血热血瘀证候者,以赤芍30~60克,配伍茵陈30克,生地黄、白花蛇舌草各15克,牡丹皮10克,甘草5克。
(六)临床妙验
冠心病
郭金广老师以赤芍煎汤内服,每日3次,每次用量相当生药40克,治冠心病125例,效果良好(《中级医刊》1984年9期)。
急性脑血栓形成
周绍华等老师用赤芍801(赤芍成分之一没食子酸的衍生物没食子丙酯)180毫克加入5%或10%葡萄糖250~500毫升中,静滴,每日1次,15日为1个疗程。治疗急性脑血栓形成263例,治愈106例,显效98例,好转38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92%(《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