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社交恐惧症的临床表现、症状与治疗方法
儿童社交恐惧症是指持久地害怕一个或多个社交场合,在这些场合中,患儿被暴露在不熟悉的人面前,或者被其他人过多的关注时出现焦虑反应。人们常常错误地认为这种害怕是一种害羞。因此,社交恐惧症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及时发现和治疗。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病常开始于儿童期,5.5%的女性和2.7%的男性在青少年时期患有社交焦虑障碍。
发病年龄平均在15岁左右。
【病因病机】
1.遗传因素双生子、寄养子研究显示,不恰当的害怕社交是可以遗传或部分遗传的。
2.神经生化因素研究发现5-羟色胺能神经递质失调与社交恐怖症有关
3.环境因素根据研究显示,患儿的父母较正常人的父母对子女缺乏情感温暖、理解、信任和鼓励,但却有更多的拒绝、惩罚、干涉和过度保护。一般认为,过度拒绝式的教育与患儿害怕被否定的社交性焦虑产生有关,患儿具有
“过分关心他人评价,害怕被否定和渴望被尊重”的认知心理特征。较少得到父母情感温暖、同情、赞扬及受到过多惩罚、干涉和拒绝的儿童,特别关心他人评价及渴望得到赞许和被承认。然而不幸的是这类儿童一方面非常渴望得到他人的赞许;另一方面又对他人得到赞许的期望很低,结果导致对他人评价的忧虑。
【临床表现】
1.对社交场合和与人接触的恐惧主要表现是极端和持久稳固的害羞及行为抑制,害怕大家在公共场合注视自己;害怕当众出丑,使自己处于窘迫或难堪的状况;害怕对象可以是一个、几个或广泛分社交场合。最常见的是害怕当众讲话、表演、参加社交聚会,与有威望的人交往,以及周围有许多人时。有的怕见人、脸红被人看见,或坚信自己脸红已被人察觉,因而焦虑不安,称为赤面恐惧症有的恐惧与人对视,怕别人看出自己的眼神怀有不好的意图,或自己认为余光在窥视别人,因而恐怖不宁者,称为恐人症。
2.回避行为患儿有回避行为,常常拒绝或不愿去自己害怕的场合,不参加集体活动,上课不发言。患儿希望逃离害怕环境,他们存在自我轻视的认知,非常自卑,认为别人会拒绝自己。如果勉强去恐怖场所时,对于年幼的儿童,由于认知水平有限,很难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常常表现出过分纠缠父母、尾随父母,或哭喊、发脾气、生气、冷漠;年长儿则表现与人交往的窘迫,不敢与人对视,沉默寡言该症患儿难与人建立伙伴关系,很少有朋友。
3.焦虑反应当患儿出现在社交场合,会出现明显的不安伴有出汗、面红、心悸、震颤、头痛、腹泻、尿频等躯体焦虑的表现。
4.功能损害该症可以严重损害正常功能,由于害怕当众说话,以致上课不发言;不参加抛头露面的活动;往往无法交朋友;严重者甚至无法上学。
【临床诊断】
1.诊断标准CCMD-3关于社交焦虑症的诊断标准为:儿童社交恐惧症,指儿童对新环境或陌生人产生恐惧、焦虑和回避行为。
(1)症状标准:①与陌生人(包括同龄人)交往时,存在持久的焦虑,有社交回避行为。②与陌生人交往时,患儿对其行为有自我意识,表现出尴尬或过分关注。③对新环境感到痛苦、不适、哭闹、不语或退出④患儿与家人或熟悉的人在一起时,社交关系良好。
(2)严重标准:显著影响社交(包括同龄人),导致交往受限。
(3)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1个月
(4)排除标准:不是由于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广泛性发育障碍所致。
2.鉴别诊断
(1)与正常儿童的害羞鉴别:正常儿童,尤其是女孩常常有害羞、退缩行为,鉴别要点在于持续时间和社会功能的损害情况。社交恐惧症对与人交往的恐惧是与其年龄发育阶段不相称的,随年龄增长不消失,有的在青春期起病。这种交往困难由于其主观上的焦虑、紧张,而造成社会功能损害。
(2)其他精神障碍:应与广泛性发育障碍、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相鉴别。
【治疗】
1.中医辨证论治参见本章“儿童恐惧症”治法。对肝胆两虚证,论治应补益肝胆,常用方药为养血收魂汤。常用药有当归、白芍、枸杞子、茯神、菟丝子、酸枣仁。脾虚加党参、白术;气短加生黄芪;或配服枣仁安神液。对胆怯心虚证,论治应益气温胆,常用方药为四君子汤合温胆汤加减。
2.西医治疗严重者可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苯二溴氮草类抗焦虑剂、SSRI类抗抑郁剂如氟西汀,三环类抗抑郁剂如多塞平等。
3.心理疗法本症以心理治疗为主,主要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通过安慰、解释、鼓励、指导、疏通感情、调整环境等方式,帮助患儿了解自己产生恐惧的原因,建立治疗信心,克服不适当情绪和行为。医者应以和蔼的态度、平等对话的方式,与患儿交知心朋友。在建立起良好感情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治疗。可根据患儿年龄、认知能力、病情选择认知-行为疗法、暴露疗法、社交技能训练、放松训练、认知领悟疗法、森田疗法、冲击疗法和系统脱、。,敏疗法等对患儿进行治疗。并通过与患儿父母的接触和交谈,了解家庭情况,对患儿父母进行训练,让父母从治疗的角度对患儿施加影响,充当自己子女的治疗者。
此外,可用认知转变技术来改变患者的认知方式,使之产生积极、健,,康的情况,对事件做出适当行为反应。行为治疗也是帮助该症患儿改善症状的方法,还可用生物反馈法及中医以情胜情法来治疗本症。
【预防】
保持家庭和睦,平素勿粗暴打骂,恐吓儿童,减少精神刺激。父母有焦虑倾向的应及早治疗,以防对患儿产生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