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的现代药理与作用功效_丹参能治疗哪些疾病
丹参
【药物成分】丹参根主含二萜醌类色素,丹参酮Ⅰ、ⅡA、ⅡB,隐丹参酮、异丹参酮Ⅰ、Ⅱ,异隐丹参酮、丹参新酮、丹参酸甲酯、羟基丹参酮ⅡA、二氢丹参酮Ⅰ,丹参新醌甲、乙、丙,次甲丹参醌和鼠尾草酚。除二萜醌类化合物外,尚合原儿茶醛、3-谷甾醇和D(十)-3-乳酸,以及缩羧酸化合物A、E等。
【现代药理】
(1)丹参能保护肝细胞损伤,促进肝细胞再生,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2)丹参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促进心肌缺血或损伤的恢复,缩小心肌梗死范围。
(3)丹参能保护胃黏膜、抗胃溃疡。对中枢神经有镇静和镇痛作用。
(4)丹参能提高耐缺氧能力,对缺氧心肌有保护作用;能改善微循环,促进血液流速;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5)丹参能保护红细胞膜,调节血脂,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6)丹参能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和凝血功能,激活纤溶酶,对抗血栓形成。
(7)能促进骨折和皮肤切口的愈合。
(8)丹参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
(9)丹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多种杆菌、某些癣菌以及钩端螺旋体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10)丹参具有改善肾功能、保护缺血性肾损伤的作用。
【性味与归经】苦,微寒。归心、心包、肝经。
【传统功能】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
【用法与用量】煎服,5~15g。活血化瘀宜酒炙用。
【注意事项】不宜与藜芦配伍。孕妇慎用。丹参不宜与牛奶、黄豆以及西药细胞色素同用,以免降低药效。
【临床应用】
(1)青光眼:丹参注射液,1日肌内注射2m1,30天为1个疗程。治疗中期及晚期青光眼患者94例(116只眼),有明显疗效,58只眼(占50%)视力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其中视力进步两行以上者有27只眼(占23.3%)。
(2)脑出血:复方丹参注射液4ml(丹参、降香各4g)加入2.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40ml缓慢注入瘫痪肢体对侧颈动脉内,隔日1次,共治疗5次。共治疗脑出血10例,脑血栓19例,脑栓塞1例。总有效率96.7%。
(3)冠心病:丹参舒心片(每片含丹参提取物0.2g),治疗323例,症状改善总有效率80.9%,心电图改善的有效率57.3%。
(4)神经性聋:丹参注射液20~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1日1次,2周为1疗程,疗程之间间隔休息3天。
(5)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白花丹参晒干,研为细末,加白酒(约55度)浸泡15天,制成5%~10%白花丹参酒。每次服20~30ml,1天服3次。患肝炎、溃疡病、高血压和肾炎等忌用。多数服后无不良反应。治疗34例,治愈15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7例。
(6)支气管哮喘:内服丹参片(每片含生药1g),每次2~3片,1日早、中、晚各1次。6个月为1疗程,每个月随访1~2次。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40例,临床治愈2例,显效14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
(7)小儿肺炎:丹参注射液(每支2ml,含丹参、降香各2g,上海第一制药厂生产)0.25~0.5ml/kg,加5%葡萄糖注射液50~250ml,静脉滴注,1日1次,用3~5天。
(8)失眠:取穴,方一:神门、安眠、心俞、膈俞;方二:内关、三阴交、肝俞、脾俞,均双。两组穴位交替使用。以丹参注射液8ml,穴位注射,每穴1ml,每晚睡前1次,10天为1疗程,疗程间隔2天。用2疗程,治疗50例,痊愈41例,显效3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
(9)寻常痤疮:取穴,曲池、合谷、足三里、肺俞,均双,以复方丹参注射液(每支2ml,丹参、降香各2g)穴位注射,每穴2~3ml,l日1次。并用王不留行籽压耳穴,神门、皮质下、交感、内分泌。10天为1疗程。治疗162例,治愈104例,显效19例,有效3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5%。
(10)肾病综合征: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加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1日1次,泼尼松(强的松)10mg,1日3次。治疗33例,完全缓解23例,部分缓解8例,缓解率为94%。
(11)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取穴,环跳、居髎(患侧)。注射用丹参(冻干。哈药集团中药二厂生产),加生理盐水5ml,穴位注射,每穴2.5ml,每周3次;用6个月。治疗32例,好转4例,稳定28例。
(12)皮肤痒疹或疥疮:丹参15g,苦参、蛇床子各10g,水煎外洗,每日2次。一般7~10日见效。
(13)月经不调:丹参、益母草各30g。水煎服。
(14)关节炎:丹参30g,威灵仙20g,络石藤、海风藤、川断、伸筋草、杜仲各15g,桑寄生10g。水煎,每次服用时配合冲服制车前子粉0.3g。
(15)神经衰弱,健忘、心烦:丹参30g,生酸枣仁30g。水煎服。
上一篇: 蒜风暴羊肉的作用与功效禁忌、方法与标准圆方组成配伍
下一篇: 急性腰扭伤一同流针法(陈祖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