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猝死是什么原因?怎么避免跑步猝死与运动猝死急救

2023-06-05 16:01:26 0

运动员猝死是什么原因?怎么避免跑步猝死与运动猝死急救

运动猝死

目前运动猝死的发生原理还不完全清楚,各种急慢性疾病都可能导致运动猝死发生。据来自美国的统计,在参与运动的人群中,每年的运动猝死发生率约为1/25万。其中,非运动员的发生率更高,且男性多于女性。

心血管病是运动猝死的主要原因。根据死亡后的解剖结果发现,导致运动猝死最常见的是心脏性猝死,包括心肌梗塞、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等,其他如脑溢血、中暑、呼吸系统疾病、肝脏、肾脏等疾病也有导致运动猝死的病例。一些外部诱因也会引发猝死,如体内存在感染灶(扁桃体炎、胆襄炎等)、运动时心脏部位的外伤性出血、饱食后运动、高原缺氧、暴晒、运动量过度、运动后立即热水浴等。这提醒我们,无论是什么人,如果运动不当,都有可能发生意外,非运动员更要小心。有人认为运动猝死只发生在从事高强度运动的运动员身上,其实不然,运动猝死也在威胁着普通人的生命安全。最近几年在我国就发生了多起运动猝死,其中有运动员、企业领导,还有中职学生猝死在运动场上的案例。美国一项统计资料显示,在参与运动的人群中,每年的运动猝死发生率约二十五万分之一。这其中,非运动员的发生率更高。研究表明,平时活动量少的人,在剧烈运动中心脏骤停的危险与其他时间相比要大56倍,而经常进行高强度运动的人运动中的危险只比平常大5倍;另有研究表明经常进行高强度运动的专业运动员心脏骤停的危险只有伏案工作者的40%。原因是专业运动员有良好的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都较强,而且平时训练时有严格监控体系和医务监督措施。这都提醒我们普通人更应该高度重视自我运动防护。

预防运动猝死的主要措施

(1)进行体验,尤其是心血管系统的体检。运动猝死者中多数都有心脏疾病,如心肌炎、心室壁薄、心脏肥大等,有条件的最好进行心肺功能的全面检査。

(2)掌握好运动强度。低强度运动的脉搏为每分钟100次以内,中等强度为130~150次,高强度则为150次以上。老年人运动时每分钟心跳超过“170一年龄”就要注意,如果以上数字再上升10%就有危险。

运动前后测脉搏是简单易行的监测手段。一般来说,低强度运动后的脉搏应该在运动后5~10分钟恢复正常,中等强度为18~30分钟,高强度则为半小时至1小时。

清早未起床前测量自己的脉搏,测三次取稳定值,以此作为基础脉搏。运动阶段中可随时在清晨通过监测自己的基础脉搏来了解自己的运动量情况。如果每分钟脉搏次数与原测数相等,说明运动量偏小;若少于原测数,说明运动量适中,并改善了健康状况;若超过了,则说明运动量过大,此时要减量。以上方法配合生理监督则更准确。

(3)要科学锻炼身体。锻炼前一定要做热身运动,切忌长时间的剧烈运动,掌握好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的“度”,体育锻炼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因人而宜、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4)自我观察预警信号。虽然运动猝死发生得十分突然,但也并非没有任何预兆。有些体质差的人群中,在运动时和运动后,可能会出现胸部、上肢或颈部疼痛、不适或沉重感,这就有发生心绞痛的可能。在运动时出现头晕、头痛、冷汗、面色苍白时,则可能存在脑供血不足,应立即停止运动,平躺并抬高下肢;而当运动中出现呼吸困难、急促或恶心、呕吐,或在运动后24小时仍感到疲劳和睡眠困难,通常是运动量过大的表现,应减小运动强度并缩短运动持续时间。

运动猝死的现场抢救

运动猝死发生在即刻和运动后24小时以内,其原因甚多,但大多数由心血管疾病所致。运动猝死率很高,但如能在现场进行恰当的处理,可有60%的人得到复苏。心脏猝死时心跳骤停,出现的主要症状是昏倒、意识丧失、面色死灰苍白、心音听不到、脉博消失、血压测不到,甚至发生抽搐。随着心跳停止,呼吸也变得不规则,随之呼吸停止。在这关键时刻,如能及时进行抢救,生命往往是能挽救的。抢救措施大致分为以下二个步骤:

(1)人工胸外挤压。首先对病人前胸偏左部位重击一拳,不宜过猛,连击三次。如无效立即做人工胸外挤压。先使病人平躺,头部和心脏同一水平,若在软床上进行,应在病人背部垫上硬木板。操作者双手重叠放在病人胸骨即胸正中央下半部,垂直加压,使胸骨下降4~5厘米,挤压后即放松,让胸部弹回原来形状。这样能使胸腔内压下降,血液回流。胸外挤压一般每分钟60次,操作时用力均匀,不间断地进行。

(2)人工呼吸。先垫高病人肩部,将病人头部尽量后仰,以防止舌后移阻塞气道,再用纱布或手帕盖住病人的嘴,右手压住下颌。以使病人的口张开,同时用左手拇、食指捏紧病人的鼻孔。操作者深吸一口气后,使口唇与病人口唇贴紧吹气,开始时应快速持续地4次深吸气后大吹气,这样能使呼吸道保持正负,以后每5秒钟或第5次胸外挤压时,给予口对口呼吸1次。如果抢救时只有一人,则每胸外挤压15次,连续快速吹气2次。抢救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抢救有效时可摸到颈动脉(颈部两侧)或股动脉(大腿根部)搏动,直到病人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脏搏动为止。在抢救的同时尽快与附近医院联系,待病情稳定后再送往医院。

关键字:  运动猝死